[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5927.5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3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匠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知帮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82 | 代理人: | 刘瑞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线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包括主体、底座、电磁铁挡边和充电电极,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充电腔,所述充电腔的内侧设有所述电磁铁挡边,所述充电腔的内部设有两个充电电极,所述充电电极包括绝缘套、电极柱和弹簧,所述电极柱设于所述绝缘套中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绝缘套的内腔底部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电极柱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极柱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磁铁挡边电连接,所述充电腔的侧边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开口,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柱,所述底座与连接柱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携带充电,充电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智能手表充电座具有如下缺陷:1、在充电时充电座与手表充电电极之间连接过松或过紧,连接过松导致其充电接触不良,过紧在拔出手表时容易损坏充电电极;2、传统的智能手表充电座本身不具备蓄电功能,不能很好满足外带充电的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包括主体、底座、电磁铁挡边和充电电极,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充电腔,所述充电腔的内侧设有所述电磁铁挡边,所述充电腔的内部设有两个充电电极,所述充电电极包括绝缘套、电极柱和弹簧,所述电极柱设于所述绝缘套中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绝缘套的内腔底部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电极柱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极柱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磁铁挡边电连接,所述充电腔的侧边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开口,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柱,所述底座与连接柱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外侧设有与蓄电池连接的充电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腔的顶部一侧铰接有与其适配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开口适配的橡胶塞。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侧边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设有防尘网。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有硬质PVC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部设有与充电口连接的变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能够保证充电座与手表充电电极之间连接不会过松或过紧,充电有效,充电座本身自带蓄电功能,可满足外带充电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座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2、底座;3、充电腔;4、电磁铁挡边;5、开口;6、蓄电池;7、绝缘套;8、电极柱;9、弹簧;10、变压器;11、充电口;12、连接柱;13、充电电极;14、盖体;15、橡胶塞;16、散热口;17、防尘网;18、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匠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匠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5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联式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高抗冲击性防漏电商标纸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