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堆漏电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6217.4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罗三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邑封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2 | 分类号: | H02H3/02;H02H3/32;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福英路1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电 漏电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堆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左侧支撑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接地块,接地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线,导线的上端连接于电堆本体外侧壁,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的侧壁开设有检修口,保护壳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护盖,护盖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固定连接于容纳框的侧壁上,容纳框内腔安装有弹簧一,弹簧一的另一端安装有抵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检修口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保护壳的左右两侧,护盖数量为两个,且护盖的安装位置与检修口位置一一对应的设置,方便从不同角度对装置进行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堆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电堆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漏电保护技术中,电堆的漏电流超过某一设定值时,能自动切断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低压电堆中的漏电保护可以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高压电堆则不能完全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但可提高电堆和设备的安全性,所以,在高压电网又称此为单相接地保护。目前大多数高压电堆都装有漏电保护装置,而这些高压电堆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大多是通过螺栓等螺接加固的,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高压电堆进行维修或检修时,非常不方便,容易导致在检修时的触电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堆漏电保护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堆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左侧所述支撑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接地块,所述接地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上端连接于电堆本体外侧壁,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侧壁开设有检修口,所述保护壳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护盖,所述护盖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容纳框的侧壁上,所述容纳框内腔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安装有抵块,所述容纳框的侧壁另一侧设置有弹簧二,所述保护壳的上部和下部外侧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弹簧二固定连接于卡槽的侧壁,所述卡槽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数量为四个,且支撑腿分别设置于支撑座的四个角。
优选的,所述检修口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保护壳的左右两侧,所述护盖数量为两个,且护盖的安装位置与检修口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容纳框、连接块数量为八个,且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开设于护盖的四个角,所述卡槽数量为八个,且卡槽开设于保护壳左右两侧壁的四个顶角,且卡槽与每组容纳框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抵块呈“凸”字状,所述容纳框的抵块端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大于抵块的较小端,小于抵块的较大端。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截面呈子弹状,所述卡块呈“J”状,所述抵块卡接于滑动块和卡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所述检修口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保护壳的左右两侧,所述护盖数量为两个,且护盖的安装位置与检修口位置一一对应的设置,方便从不同角度对装置进行检修;通过所述容纳框、连接块数量为八个,且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开设于护盖的四个角,所述卡槽数量为八个,且卡槽开设于保护壳左右两侧壁的四个顶角,且卡槽与每组容纳框位置一一对应的设置,从四个角度加固护盖的固定,有利于提高护盖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邑封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邑封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6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