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8917.7 | 申请日: | 202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立;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燕航直驱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1/18;H02K1/22;H02K1/28;H02K11/215;H02K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074000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转 直流 力矩电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和旋转支架;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外圈设置有后外轴承,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内圈设置有前内轴承,所述定子组件结合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前端外圈;所述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圈;所述转子组件的后端通过所述后外轴承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外圈,所述转子组件的前端与所述旋转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架则通过所述前内轴承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内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中,通过在固定支架的前端内圈和后端外圈分别设置前内轴承和后外轴承,使得电机能够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能力大大增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力矩电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外转子电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在对电机的使用中,要求电机的输出端能够较好地同时承受住轴向力与径向力,这就对电机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和旋转支架;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外圈设置有后外轴承,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内圈设置有前内轴承,所述定子组件结合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前端外圈;
所述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圈;所述转子组件的后端通过所述后外轴承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外圈,所述转子组件的前端与所述旋转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架则通过所述前内轴承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内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外圈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定子组件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被定子压盖抵顶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和配套的霍尔元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环设于定子组件外圈的机壳;
所述机壳的后端通过后端盖与所述后外轴承连接;
所述机壳的前端与前端盖固定连接;
所述前端盖的外沿与法兰盘形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的内沿与所述旋转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中,通过在固定支架的前端内圈和后端外圈分别设置前内轴承和后外轴承,使得电机能够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能力大大增强,且电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各部件加工性能优良,极大的提高了电机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转子直流力矩电机结构,包括定子组件3和转子组件4,还包括固定支架1和旋转支架2。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1的后端外圈设置有后外轴承51,所述固定支架1的前端内圈设置有前内轴承52,所述定子组件3结合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前端外圈。具体是在所述固定支架1的前端外圈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定子组件3卡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并被定子压盖12抵顶住。所述定子组件1可具体包括定子32和配套的霍尔元件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燕航直驱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燕航直驱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8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槽直流电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内置编码器的直流力矩电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