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9570.8 | 申请日: | 202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8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唐秧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鸿业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4/08 | 分类号: | C22B4/08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孙建霞 |
地址: | 421005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直流 冶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包括直流变压器、铜排、整流器、电炉、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直流变压器的接线端子经铜排电连接整流器;电炉设有炉面体,炉面正极连接炉面体,炉面负极连接炉面体;整流器的第一端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炉面正极,整流器的第二端子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炉面负极;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给电炉提供直流电,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在电炉内部产生面状热源电弧。通过本技术方案产生的热量使热源成为一个面,加上电极下插炉内的深度成为一个立体加热,热源由面至体形成熔池,使炉内热效率大幅度提高;功率因素在0.92以上,无需任何补偿;不会因为炉底高温损坏负极,减少了电炉运行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直流冶金冶炼技术都是单根电极;由一台整流变压器给整流柜提供电源,再通过电极正极给电炉送电,与炉底负极形成工作回路;可以升降调节的电极是正极。传统冶炼电炉,电极产生的热源是一个点,能量太小,使用在中大型的冶炼功率因数普遍偏低,通常在0.86以下,更为糟糕的是,传统单电极(带炉底电极)的冶炼炉的负极长期处于高温工作状态下,容易损坏绝缘层,进而导致故障频繁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其没有电抗、没有涡流、没有集肤效应、超低噪音、弧光集中而稳定,高自然功率因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包括直流变压器、铜排、整流器、电炉、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所述直流变压器的接线端子经所述铜排电连接所述整流器;所述电炉设有炉面体,所述炉面正极连接所述炉面体,所述炉面负极连接所述炉面体;所述整流器的第一端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炉面正极,所述整流器的第二端子通过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炉面负极;所述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给所述电炉提供直流电,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在所述电炉内部产生面状热源电弧。
作为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互相间隔的连接在所述炉面体,炉面正极穿过所述炉面体插入电炉内部,炉面负极穿过所述炉面体插入电炉内部。
作为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炉面正极的末端与所述电炉的底部形成有间隙,所述炉面负极的末端与所述电炉的底部形成有间隙。
作为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炉采用筒状炉。
作为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炉采用矩形炉。
本实用新型直流变压器的接线端子经铜排电连接整流器;电炉设有炉面体,炉面正极连接炉面体,炉面负极连接炉面体;整流器的第一端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炉面正极,整流器的第二端子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炉面负极;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给电炉提供直流电,炉面正极和炉面负极在电炉内部产生面状热源电弧。通过本技术方案产生的热量使热源成为一个面,加上电极下插炉内的深度成为一个立体加热,热源由面至体形成熔池,使炉内热效率大幅度提高;功率因素在0.92以上,无需任何补偿;不会因为炉底高温损坏负极,减少了电炉运行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采用筒状电炉的双电极直流冶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鸿业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鸿业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9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护的环保包装膜生产用复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