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杀病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0994.6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2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丁伊可;唐海军;吴淼;冯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6 | 分类号: | A61L9/16;A61L9/12;A61L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辉 |
地址: | 3118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病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病毒装置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所述杀病毒装置包括:(1)杀病毒药剂;(2)用于容纳所述杀病毒药剂的杀病毒药剂包装;和(3)壳体,用于安装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其中,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包括微孔膜和用于支撑微孔膜的骨材。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能够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大肠杆菌、H1N1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防止疾病的传播,且该装置易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病毒装置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背景技术
对空气的消毒,目前普遍采用消毒液(例如,次氯酸钠1∶150倍的稀释液等)喷雾熏蒸法,这一方法需5-30分钟的作用时间方可杀灭病毒。对流动空气一般采用消毒液通气法(即,气体通过消毒液),但气体与消毒液的作用时间只有数秒钟,灭毒效果不佳;而采用多级串联延长作用时间又使装置过于笨重。
因此,目前仍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易于用户携带,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和其它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杀灭病毒的、安全的杀病毒(过滤)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能够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大肠杆菌、 H1N1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防止疾病的传播,且该装置易于携带。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所述杀病毒装置包括:
(1)杀病毒药剂;
(2)用于容纳所述杀病毒药剂的杀病毒药剂包装;和
(3)壳体,用于安装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
其中,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包括微孔膜和用于支撑微孔膜的骨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膜为PTFE薄膜,所述微孔膜的孔径在0.1-1.0微米;和所述骨材包括皮-芯复合材料,其中,用作芯的材料为PET,用作皮的材料为PE。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包括至少一个隔板,其中,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至少2个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2个内腔各自容纳一个或多个杀病毒药剂包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2个内腔还包括杀菌药剂、除霉药剂和/或芳香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表面的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孔包括设置于壳体侧面的孔槽和/ 或设置于壳体底部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具有穿绳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穿绳固定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使用壳体作为载体,装载杀病毒药剂,可随时随地发挥杀灭病毒的作用,且便于用户携带,简单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的壳体是可拆卸的,便于随时更换杀病毒药剂包装,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卡片形式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卡片形式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0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汽车行驶风测试结构颤振的自由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热解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