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2508.4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3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卜景鹏;东君伟;秦然;刘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香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0 | 分类号: | G01R2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测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测试系统,包括辅助天线、射频系统、伺服机构以及工控系统,射频系统用于向辅助天线和待测天线中的发射天线提供射频信号以及将接收天线截获的信号传输至测试设备;所述射频系统采用信号源和频谱仪结合,测试频段覆盖0.1~110GHz。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线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天线是现代军用或民用通信和侦查装备的信息发射和接收核心,无论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雷达、导引头、电子干扰机和敌我识别系统等,均离不开各种类型天线。近年来,随着技术、工艺和材料科学的突破,天线作为通信和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发展出很多新型天线、天线阵列、天线阵面,其方向性、零深、增益等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并发展出多波束、任意波束、波束赋型等新技术,这就对天线的测试设备和相应的测试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天线的设计制造技术和测试技术己成为发展天线产业的核心和关键,不论是天线的研制、生产、以及性能评估都离不开天线测试系统。现有远场测试系统采用信号源和频谱仪测试架构,频段一般低于40GHz;现有远场测试系统所使用的伺服机构不方便测试天线的相位中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测试系统,解决现有远场测试系统频段一般低于40GHz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场分系统、射频系统以及工控系统;测试场分系统将辅助天线和待测天线配置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射频系统向发射天线提供射频信号或者将接收天线截获的信号传输至测试设备;所述天线测试系统还包括安装和调节待测天线和/或辅助天线的伺服机构;所述工控系统控制伺服机构工作;所述测试设备包括频谱仪;所述天线测试系统的射频系统采用信号源和频谱仪结合,测试频段覆盖0.1~110GHz。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测试系统为远场测试系统;所述伺服机构包括多轴工业机器人和/或伺服转台,所述工控系统控制所述多轴工业机器人和/或伺服转台携带待测天线或辅助天线实现预定位置、角度和轨迹的移动或转动;多轴工业机器人预设有一个或多个虚拟方位轴的运动轨迹,且由机器人的多个轴共同配合携带天线完成所述运动轨迹,从而获得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伺服转台可携带天线遍历全部360度方位;所述多轴工业机器人为六轴工业机器人。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机构包括发射端伺服机构以及接收端伺服机构;所述发射端伺服机构采用所述多轴工业机器人作为地面发射天线伺服转台,具有高度运动路径调节、可实现任意位置、任意角度以及任意轨迹的移动;接收端伺服机构包括可带动接收天线遍历全部 360度方位的伺服转台;伺服转台携带天线遍历全部360度方位,以实现天线一个极化平面的方向读取;所述伺服转台为三轴伺服转台;伺服转台在轴连接处采用旋转关节,射频系统的信号经过旋转关节后再经过射频电缆转送至测试设备;所述辅助发射配置为发射天线;待测天线配置为接收天线。
进一步地,及接收端射频链路;发射端射频链路与发射天线连接,向发射天线提供射频信号;发射端射频链路包括信号源;接收端射频链路包括射频线路及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包括所述频谱仪;接收端射频链路与接收天线连接,将接收天线截获的电磁波送回频谱仪;工控系统包括采样控制子系统:采样控制子系统包括伺服控制分系统,用于控制伺服机构的移动和转动,实现探头特定位置的定位和扫描;采样控制子系统还包括读数功能模块,用于读取频谱仪读数;采样控制子系统还包括同步模块,用于伺服机构位置定位完成后触发测试设备实现射频链路的数据读取;采样控制子系统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设备或工控机来实现。
工控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用于数据打包、传输、解析、数据预处理和存储功能中至少一种;数据处理子系统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设备来实现。
工控系统还包括显示子系统:显示子系统用于数据的直显、二维绘图、包络添加以及图示和数据导出功能中的至少一种;显示子系统是显示屏或具有显示功能的其他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香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香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2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砂制品的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坐姿矫正结构的在线教育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