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铁皮石斛瓶苗移栽伤苗培养装置及培养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4291.0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9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华;冯新建;何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沿河乌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653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铁皮 石斛 移栽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铁皮石斛瓶苗移栽伤苗培养装置及培养槽,经培养板与箱体结构设计,实现培养板上安装培养槽进行铁皮石斛苗培养,在幼苗移栽时,能够快速并完整将所有铁皮石斛苗从箱体内取出,实现快速从培养基中取出铁皮石斛苗的目的,再经培养槽结构设计,实现将固定带的拉起端拉起,使得固定带从所述平台上的凹槽内脱离出来,脱离所述插柱,提高了铁皮石斛苗取出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铁皮石斛瓶苗移栽伤苗培养装置及培养槽。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入药。目前,铁皮石斛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种植和栽培,在自然环境下,铁皮石斛栽培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且春季栽培优于秋季栽培。为了提高铁皮石斛栽培产量,将铁皮石斛大棚栽培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其满足了冬季栽培铁皮石斛的要求,但是其栽培产量并不高。因此,无土栽培铁皮石斛得到了研究,并且实现了铁皮石斛产量提高,同时无土栽培避免了翻土等操作步骤,节省了栽培劳动强度。可是,目前对于无土栽培铁皮石斛过程中,其通常采用漂浮栽培,漂浮采用塑料板,在塑料板上开若干槽作为培养槽,直接将铁皮石斛幼苗种植在培养槽内,这种栽培方法使得在幼苗移栽过程中,需要逐个将幼苗拔出,分别清洗掉根部残渣,致使铁皮石斛幼苗移栽时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得移栽幼苗效率低下。
基于此,公司研究人员在前期研究过程中,提出了铁皮石斛幼苗培养装置,以解决传统漂浮式培养装置在移栽幼苗时拉伤、拉断幼苗根部缺陷和逐个移栽、清洗所消耗的人力和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开展了装置研究,例如:专利号为201520780969.5的铁皮石斛幼苗栽培装置所公开的相关内容,该装置在经公司操作人员后期实际操作时,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幼苗移栽时候的清洗人力,以及能够避免对幼苗拔出时候拉伤、拉断幼苗的缺陷,但是其清洗效率依然较低,且在进行铁皮石斛苗移栽时,依然需要将铁皮石斛苗从栽培槽内拔出或者拉出来,虽然该操作已经将铁皮石斛苗根部的残渣等清洗掉了,使得拔出或者拉出来时,铁皮石斛根部与培养槽内的连接稳定性减弱,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拉伤、拉断铁皮石斛根或茎的缺陷,但是也无法使得操作人员直接从铁皮石斛苗根部拿取,依然容易导致部分铁皮石斛苗被拉伤,甚至拉断,进而影响铁皮石斛苗移栽的成活率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铁皮石斛瓶苗移栽伤苗培养装置及培养槽。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防止铁皮石斛瓶苗移栽伤苗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和能够盖合在所述箱体上的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设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包括槽体和槽底,所述槽体由四块圆弧板组成,呈喇叭形;所述槽底设有金属网,所述圆弧板与所述槽底之间设有合页,所述圆弧板能够以所述合页自由翻转;在所述圆弧板顶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插柱,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若干插孔,所述插孔能够与所述插柱相匹配插接;所述固定带上设有拉起端。
为了能够提高对栽培槽槽体形成的效率和将槽体分割开便于取出铁皮石斛苗的效率,优选,所述的固定带在设置所述拉起端位置处断开,且在所述拉起端上设有第二粘接部,在与所述拉起端相对的所述固定带一端上设有第一粘接部,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第二粘接部能够相匹配连接。
为了能够提高培养槽在培养板上安装的稳定性,优选,所述的圆孔内边缘设有台阶,所述平台形成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相互匹配。
为了便于将培养板抬起或者放入到箱体上,优选,所述的培养板任意相对两侧设有把手。
为了防止培养板与箱体相互移动,优选,所述的培养板下表面边缘设有卡柱,所述箱体顶部边缘设有卡槽,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能够相互配合卡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沿河乌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沿河乌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4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道艾灸扩阴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铁皮石斛瓶苗清洗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