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5824.7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5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钟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托玛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 | 分类号: | F16L3/22;F16L3/10;F16L55/035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支架 圆管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竖杆和连杆,所述连杆两侧设置有所述竖杆,所述连杆上端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上端设置有卡箍二,所述卡箍二上方设置有卡箍一,所述卡箍一和所述卡箍二内均设置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一端设置有垫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二和垫板的设计,使连接结构始终将圆管固定牢固,在圆管晃动时,垫板会始终与圆管贴紧,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减缓圆管的晃动,同时也避免了圆管损坏,采用顶板、弹簧一、底板、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的设计,在地震时顶板和底板会沿锁紧螺栓轻微移动以缓冲冲击力,在弹簧一的作用下会减轻连接件的晃动,从而避免了圆管折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管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管道铺设时,一般事先制作至少两个分别垂直于楼板的竖向支架对管道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为了达到抗震的效果,还需要在竖向支架的旁边安装一根横斜向支架和一根纵斜向支架进行加固,起到抗震效果。
现有的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无法始终将圆管固定牢固,在圆管晃动时,会导致圆管从连接结构上滑出,同时也会导致圆管损坏,而且现有的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不具备减震的功能,在地震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圆管折断,因此急需一种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来解决现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无法始终将圆管固定牢固,在圆管晃动时,会导致圆管从连接结构上滑出,同时也会导致圆管损坏,而且现有的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不具备减震的功能,在地震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圆管折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竖杆和连杆,所述连杆两侧设置有所述竖杆,所述连杆上端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上端设置有卡箍二,所述卡箍二上方设置有卡箍一,所述卡箍一以及所述卡箍二内均设置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一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卡柱上方设置有横杆,所述竖杆顶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四角处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底端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顶板上端中部设置有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卡柱与所述连杆焊接,所述卡柱与所述卡箍二焊接,所述卡箍一与所述卡箍二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卡柱与所述卡箍二以及所述竖杆连接在一起,使用所述卡箍一和所述卡箍二来固定圆管。
进一步,所述弹簧二与所述卡箍一挂钩连接,所述弹簧二与所述卡箍二挂钩连接,所述弹簧二与所述垫板挂钩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垫板固定在所述卡箍一以及所述卡箍二内,通过所述弹簧二可以避免晃动时圆管从卡箍一和卡箍内滑出。
进一步,所述连杆与所述竖杆焊接,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连杆和所述横杆均与所述竖杆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装置的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所述竖杆与所述底板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竖杆与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弹簧一与所述顶板搭接,所述弹簧一与所述底板搭接,所述锁紧螺栓贯穿所述顶板,所述锁紧螺栓贯穿所述底板,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弹簧一可以减小圆管的晃动。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顶板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托玛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托玛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5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