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摄像机防护罩腔体打开下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6051.4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4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张武建;刘志杰;叶洋;刘堂伟;杨超;宁思佳;徐亮;姜晓东;马连波;尹剑;梁翀;罗超;禹晓光;夏兵;徐建峰;张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比沃特视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机 防护罩 打开 结构 | ||
本申请提出一种摄像机防护罩腔体打开下挂结构,包括腔体、后盖、导轨、底板、前盖和铆柱,压入铆柱的底板、后盖和导轨用螺钉依次连接拧紧,再通过螺钉与腔体连接,连接时底板上的铆柱穿入腔体底部的凹槽,使其能在凹槽内前后方向滑动,凹槽末端压有凹陷,使得铆柱不会从中滑出,前盖通过螺钉与腔体的另一端连接。这样在松开后盖与腔体连接的螺钉后,腔体与前盖的组合体即可向前滑动,直到底板铆柱到达腔体凹槽末端的凹陷时,腔体与前盖的组合体即可转动90度下挂而不会坠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摄像机防护罩及其相关附属结构。
背景技术
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市场对于监控产品的需求愈加旺盛。在一些需要架设在高空监控的场合,如何更便利的进行维护和维修的问题愈加重要。
早期的摄像机防护罩在打开腔体对内部器件进行维修时,由于维修人员处于高空,腔体部件无处摆放且极易在此过程坠落,给维护维修造成了极大的不变。
基于上述传统摄像机防护罩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在打开腔体后,腔体自行悬挂而无需摆放且不会掉落的摄像机防护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在现有的防护罩的设计基础上,在腔体底部增加了一个下挂结构。
具体地,本申请提出一种摄像机防护罩腔体打开下挂结构,包括腔体 (1)、后盖(2)、导轨(3)、底板(4)、前盖(5)和铆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为方桶形,两端面各设有四个螺纹孔。
其中所述后盖(2)为方碗形,四个端点处设有四个开孔,用于穿过螺钉与所述腔体(1)连接,底部设有两个开孔,用于穿过螺钉分别与所述导轨(3)和所述底板(4)连接。
其中所述导轨(3)为平板结构,右端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导轨(3)正面右侧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导轨(3)安装入所述后盖(2)下方的内侧,通过所述后盖(2)底部的螺纹孔拧入螺丝以固定位置。
其中所述底板(4)为平板结构,右端设有两个开孔,所述底板(4)安装入所述后盖(2)下方的外侧,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底板(4)、所述后盖(2)和所述导轨(3)后拧紧以固定位置;中部设有四个螺纹孔,用于将安装整机到使用场所。
其中所述前盖(5)为方形,四个端点处设有四个开孔,用于穿过螺钉与所述腔体(1)连接。
其中所述铆柱(6)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4)左端两侧面,用于卡入所述腔体(1)底部的凹槽内,使其能在前后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腔体(1)底部设有凹槽,用于所述底板(4)在其中前后滑动。
优选地,所述底板(4)的左端两侧面压入了所述铆柱(6),用于卡入所述腔体(1)底部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腔体(1)底部凹槽的末端设有挤压的凹陷,用于防止所述底板(4)从凹槽中滑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摄像机防护罩腔体打开下挂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安装板的详细结构;
图3示出了底板的详细结构;
图4示出了压线块的详细结构;
图5示出了底板的详细结构;
图6示出了前盖的详细结构;
图7示出了铆柱的详细结构。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比沃特视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比沃特视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6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地自动清渣洗车槽
- 下一篇:一种智能环卫操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