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道阴极保护通断电电位测量的便携式辅助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7876.8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6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牛化昶;王朋;庞洪晨;欧莉;乔实;孙海明;赵文亮;张海雷;杨涛;张培洲;李立国;张京贤;张传广;马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22 | 分类号: | C23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周鹤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阴极保护 断电 电位 测量 便携式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阴极保护通断电电位测量的便携式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壳体、表笔接入端、两个外接测试端、通断开关单元、通断周期选择单元及通断控制单元;表笔接入端与外接测试端均设置于壳体上以用于与万用表的负电端表笔及测试桩极化试片和管道连接;万用表的正电端表笔与参比电极连接;两个外接测试端之间连接且于线路上设置通断开关单元;表笔接入端还与连接测试桩极化试片的外接测试端连接;通断周期选择单元连接通断控制单元的信号控制端;通断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及第二开关器件分别与通断控制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电路及通断开关单元连接,以实现对有阴极保护的管道的测试桩极化试片的电位测量回路周期性通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万用表辅助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管道阴极保护通断电电位测量的便携式辅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有阴极保护的管道的腐蚀情况的检测通常是通过对布设于管道周边的参比电极与管道进行通断电电位的测量而获知的,而由于管道具有较长的长度,测量其与参比电极的通断电电位较为不易,因此需借助埋设于临近管道的测试桩极化试片以进行通断电电位的测量,即将测试桩极化试片与管道连接,之后对参比电极与测试桩极化试片进行通断电电位的测量。根据《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GB/T21246的要求,对于测试桩极化试片的通断周期应符合4/1s和12/3s两种,即测量通电电位时间为4秒、测量断电电位时间为1秒的周期性测量,或是测量通电电位时间为12秒、测量断电电位时间为3秒的周期性测量,上述两种通断周期可自由选择。而目前,对于测试桩极化试片的通断电电位测量还主要依靠人工方式进行操作,对于测量时通断周期的控制是依靠手动方式控制万用表的负电端表笔与测试桩极化试片的接触时间而实现的,在实际施工操作时,此种人工操作方式很难使对测试桩极化试片的通断周期控制达到《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GB/T21246的要求。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对有阴极保护的管道的测试桩极化试片的电位测量回路进行准确的通断电周期性控制的便携式辅助测量装置,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有阴极保护的管道的测试桩极化试片的电位测量回路进行准确的通断电周期性控制的便携式辅助测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阴极保护通断电电位测量的便携式辅助测量装置,其包括:壳体、表笔接入端、两个外接测试端、通断开关单元、通断周期选择单元及通断控制单元;其中该表笔接入端设置于壳体上,且表笔接入端用于连接万用表的负电端表笔,万用表的正电端表笔与位于土壤中且临近于管道的参比电极连接;该两个外接测试端也设置于壳体上,且其中一个外接测试端用于连接测试桩极化试片,另一个外接测试端用于连接管道,并且该两个外接测试端之间电性连接且于连接线路上设置通断开关单元;该表笔接入端与用于连接测试桩极化试片的外接测试端电性连接;该通断周期选择单元电性连接该通断控制单元的信号控制端;该通断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器件与通断控制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电路电性连接,并且通断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开关器件与通断开关单元电性连接;该通断周期选择单元通过对信号控制端选择不同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通断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的信号输出,进而控制通断控制单元的复位周期和通断开关单元的闭合周期。以此,本技术方案的便携式辅助测量装置以通断控制单元对于信号输出的周期性控制取代了人工手动操作的通断电周期性控制,实现了对有阴极保护的管道的测试桩极化试片的电位测量回路的精准的周期性通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对于测试桩极化试片通断电电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准确了解有阴极保护的管道的腐蚀情况提供了数据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7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干燥状态下的铝制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电子产品生产用夹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