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贮存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8153.X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9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宏;谢海侦;覃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泥头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2;B67D7/76;B01F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陈艳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贮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茶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山茶油贮存罐,包括外壳层,所述外壳层的内部开设有制冷腔,所述制冷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贮存罐,所述外壳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板,所述外壳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真空泵,所述外壳层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所述贮存罐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电热板,所述外壳层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桶,所述进料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该山茶油贮存罐,可对山茶油渣过滤,同时还可拆卸过滤网筒便于清理,可防止山茶油出现沉淀,贮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茶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茶油贮存罐。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和过滤,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并且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在山茶油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茶油渣,目前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对茶油渣进行清理完后再贮存,过程麻烦,并且现有的山茶油贮存罐在贮存时间较长后会出现沉淀,而且还会发生油脂氧化作用,导致山茶油坏掉,贮存效果不好,故而提出一种山茶油贮存罐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茶油贮存罐,具备过滤和贮存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山茶油贮存罐贮存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过滤和贮存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油贮存罐,包括外壳层,所述外壳层的内部开设有制冷腔,所述制冷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贮存罐,所述外壳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板,所述外壳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真空泵,所述外壳层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所述贮存罐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电热板,所述外壳层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桶,所述进料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桶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网筒,所述进料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管。
优选的,所述外壳层为防辐射隔热保温层,所述贮存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外壳层的外部,两个支撑柱呈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制冷机的出风管贯穿外壳层并延伸至制冷腔的内部,两个所述电热板呈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均与搅拌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贮存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阀。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端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远离真空泵的一端依次贯穿外壳层和制冷腔并延伸至贮存罐的内部,所述进料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外壳层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透明窗,所述外壳层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进料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导管的底端依次贯穿外壳层和制冷腔并延伸至贮存罐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茶油贮存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泥头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泥头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8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加工用周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双向往复运动管材内壁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