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开缝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机械回弹式装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8539.0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6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精一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开缝 润滑 关节轴承 机械 回弹 装配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开缝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机械回弹式装配工具,属于滑动轴承装配领域,包括机械回弹式装配工具和支架,装配工具的上部为锥形,锥角为20°—30°,其锥角最小处尺寸小于轴承端面内径最小处尺寸,最大处尺寸大于所述关节轴承球面直径5—8mm;在装配工具的锥度径向方向加工有一道长条形通槽,所述装配工具由45#钢或42CrMo钢制成,其表面淬硬层硬度达到HRC60以上;所述装配工具需要配合长方体支架使用,装配时支架位于轴承端面的中间正上方。本装配工具模具加工简单,而且在装配过程中,操作灵活方便,节约工时,装配关节轴承无损伤,极大提升了产品品质,保证轴承使用中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动轴承装配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开缝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机械回弹式装配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润滑滑动轴承的制造水平日趋成熟,尤其是自润滑关节轴承,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单开缝自润滑轴承,以其结构简单和配合精度高的特点而需求量逐渐增大,而且其结构形式比较特殊,即在轴承外圈径向方向上无损破坏加工出一道缝,通过增加缝隙的方法放入内球,而后形成一种整体的自润滑关节轴承,鉴于此,轴承的装配方法及工具显得尤其重要。
例如,申请号20192171268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关节轴承的无损装配结构,包括锥形压头、内圈和外圈,所述锥形压头内设置有内圈,所述锥形压头和内圈底部设置有外圈,所述外圈底部设置有限位底板。但是该装配结构仍然需要加工限位底板,无形中增加了工序和装配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开缝自润滑关节轴承的锥形立方体和装配方法,以提高批量化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并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开缝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机械回弹式装配工具,包括锥形支撑柱和支架,其上部为锥形,按照轴承规格加工有20°—30°的锥角,锥角最小处宽度小于轴承端面内径最小处尺寸,最大处尺寸大于所述关节轴承的球面直径5—8mm,下部为长方体;在锥形立方体的锥度径向方向加工有一道长条形通槽,其槽宽大于关节轴承的内球宽度,槽深为所述关节轴承内球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锥形立方体需要配合支架来使用。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长方体结构,支架的高度大于关节轴承内球直径的三分之二,宽度大于关节轴承内球的宽度,装配轴承时支架放置于关节轴承外圈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锥形立方体选择45#或42CrMo的材料制成,经过热处理淬火工艺后,其淬硬层硬度应大于关节轴承外圈的硬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锥形立方体不但加工简单,而且在装配过程中,操作灵活方便,节约工时,装配关节轴承无损伤,提高了产品品质,保证轴承的使用可靠性。而且本锥形立方体的机械加工难度很低,使用材料普通且加工及装配过程中无需任何辅助工装,当关节轴承的规格增大时只需增大锥形立方体的尺寸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单开缝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单开缝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外圈示意图;
图3是单开缝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内球示意图;
图4是锥形立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轴承装配过程的示意图,其中“P”表示油压机的压力。
图中,1、外圈,2、内球,3、锥形立方体,4、通槽,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精一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精一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8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燃油共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顶端固定水钻装置及开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