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大接触面积的核电厂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9074.0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自彬;贾玉强;陈路标;杨东升;郝立民;高云侦;董俊俊;李爱俊;曾强;焦洪伟;董恩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晓菲 |
地址: | 35031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大 接触 面积 核电厂 水处理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大接触面积的核电厂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滤网、投料槽、进水口、出渣口、挡板、电机以及出水口。其中,壳体的内部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滤网的上端面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部上端。壳体的上端面一侧开设有投料槽;壳体的侧面上端开设有进水口,滤网的左右两侧在壳体的下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出渣口和出水口。电机带动挡板转动,从而增加药剂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本实用新型根据挡板转动来增加药剂与污水的接触面积,使得药剂与污水充分接触,增加沉淀速度,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大接触面积的核电厂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核电厂污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传统的水处理设备在对污水进行沉淀时投放的药剂较为集中,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污水内的固定颗粒聚合较慢,沉淀速度慢,使用效果较差。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改进的水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大接触面积的核电厂水处理设备,增加药剂与污水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增大接触面积的核电厂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滤网、投料槽、进水口、出渣口以及出水口。
其中,壳体的内部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面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部上端。
壳体的上端面一侧开设有投料槽;壳体的侧面上端开设有进水口,滤网的左右两侧在壳体的下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出渣口和出水口。
壳体上端内部开设有腔室。
所述投料槽的下端两侧开设有通槽。
所述通槽的两侧上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
转轴的一端位于腔室的内部。
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面滑动连接于通槽的内部。
所述腔室的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相连。
电机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作用下带动挡板转动,从而增加药剂与污水的接触面积。
出渣口与出水口的侧面均安装有控制开合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方案通过电机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作用下可带动挡板转动,从而可根据挡板转动来增加药剂与污水的接触面积,使得药剂与污水充分接触,增加沉淀速度,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增大接触面积的核电厂水处理设备正面剖视图;
图2为腔室内部结构俯视剖面图。
其中:1为壳体;2为滤网;3为投料槽;4为通槽;5为转轴;6为挡板;7为腔室;8为电机;9为第一链轮;10为第二链轮;11为进水口;12为出渣口;13为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大接触面积的核电厂水处理设备。
一种增大接触面积的核电厂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滤网2、投料槽3、进水口11、出渣口12、出水口13。
其中,壳体1的内部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滤网2,所述滤网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9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有猫砂盆的猫爬架
- 下一篇:一种机顶盒的防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