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拌合楼下料斗防外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3104.5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4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龚毅;代新贵;宋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鑫大兴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7/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楼下 料斗 防外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混凝土拌合楼下料斗防外溅结构,它包括固定在拌合楼底部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底部固定有料斗顶板,所述料斗顶板的底部固定有锥形下料斗,所述锥形下料斗的底部固定有圆形对接筒,所述圆形对接筒的底部固定有圆形下料筒,所述圆形下料筒的外围设置有用于防止混凝土外溅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通过吊装结构吊装在锥形下料斗的外壁上。其能够对拌和楼的下料斗周围进行有效的阻挡和防护,进而防止物料下落过程中的飞溅,起到了节约资源,同时对罐车起到保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站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拌合楼下料斗防外溅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站在进行进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拌和完成的混凝土通过下料斗送入到混凝土罐车,目前在下料过程中,直接将混凝土罐车开到下料斗的正下方,直接将混凝土下落到罐车内部,在下料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混凝土的外溅,进而造成物料的浪费,而且混凝土容易外溅到运输罐车的外壳体上,进而导致现场环境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混凝土拌合楼下料斗防外溅结构,其能够对拌和楼的下料斗周围进行有效的阻挡和防护,进而防止物料下落过程中的飞溅,起到了节约资源,同时对罐车起到保护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混凝土拌合楼下料斗防外溅结构,它包括固定在拌合楼底部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底部固定有料斗顶板,所述料斗顶板的底部固定有锥形下料斗,所述锥形下料斗的底部固定有圆形对接筒,所述圆形对接筒的底部固定有圆形下料筒,所述圆形下料筒的外围设置有用于防止混凝土外溅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通过吊装结构吊装在锥形下料斗的外壁上。
所述锥形下料斗采用多边形锥形料斗。
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固定有加强横杆。
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底部固定有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拌合楼侧壁上。
所述圆形下料筒的顶部通过连接箍和锁紧螺栓与圆形对接筒紧固相连。
所述挡板结构包括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其中三个面对应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相对面固定有栅格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栅格挡板都采用柔性橡胶板材料制成。
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分别对称固定在锥形下料斗外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一吊绳,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二吊绳,对称的两组所述第一吊绳和第二吊绳的另一端都分别与挡板结构的矩形框体相连接。
所述料斗顶板和锥形下料斗相连接的部位固定有三角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其能够对拌和楼的下料斗周围进行有效的阻挡和防护,进而防止物料下落过程中的飞溅,起到了节约资源,同时对罐车起到保护的目的。
2、通过加强横杆增强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通过加强横杆增强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通过上述的连接箍能够方便的进行拆卸,进而方便的对圆形下料筒进行更换,进而更换不同高度的圆形下料筒,进而来适应不同高度的混凝土罐车。
5、通过挡板结构主要起到挡料的作用,进而防止了混凝土外溅。
6、通过上述的吊装结构能够用于对矩形框体进行吊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鑫大兴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宜昌鑫大兴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3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泥沙输送带的残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用于室外机的回气管、室外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