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用减速机防漏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3262.0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9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万新减速机厂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富丽娟 |
地址: | 454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减速 漏油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用减速机防漏油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外部键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的外部啮合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且主动锥齿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轴,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挡油环,且挡油环套设于从动锥齿轮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挡油环,其位于旋转筒的内部,且其高于进油孔对油脂有阻挡作用,故而减速器壳体内部的润滑油不能从其顶端处泄漏,解决了传统减速器密封效果不好漏油的问题,本结构可使该减速器永久防漏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反应釜用减速机防漏油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搅拌用单级减速机其输出轴端普遍采用橡胶油封来密封,由于橡胶油封易老化从而易产生漏洞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反应釜用减速机防漏油机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反应釜用减速机防漏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应釜用减速机防漏油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外部键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外部啮合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且主动锥齿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挡油环,且挡油环套设于从动锥齿轮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输出轴外表面的上部键连接有呈阶梯状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内部开设有环槽,且挡油环套设于环槽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于旋转筒的外部,且从动锥齿轮与旋转筒螺钉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盛油槽,且盛油槽位于挡油环的下方,所述外壳体的外部开设有进油孔和泄油孔,且进油孔和泄油孔均与盛油槽相连通,所述泄油孔位于盛油槽的底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的上方螺钉连接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的上方螺钉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轴的外表面套设有从动皮带轮,且主动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壳体,且主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的内部并贯穿第二壳体。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动轴远离主动锥齿轮的一端过盈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与从动皮带轮螺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油环,其位于旋转筒的内部,且其高于进油孔对油脂有阻挡作用,故而减速器壳体内部的润滑油不能从其顶端处泄漏,解决了传统减速器密封效果不好漏油的问题,本结构可使该减速器永久防漏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筒,其不仅能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且其套设于挡油环的外部,由于其与挡油环之间的距离较小,所以其能对挡油环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通过设置盛油槽,能盛放该减速器内部的润滑油,且盛油槽的底部设置有泄油孔,能对沉淀的油脂进行释放。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从动锥齿轮与输出轴连接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101-挡油环,102-盛油槽,103-进油孔,104-泄油孔,2-固定板,3-电机,301-主动皮带轮,302-从动皮带轮,4-轴承架,5-输出轴,501-旋转筒,502-从动锥齿轮,503-环槽,6-第二壳体,7-主动锥齿轮,8-主动轴,9-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万新减速机厂,未经焦作市万新减速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3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型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可改变形状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