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4289.1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6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雷晕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孔结构,包括布置在上梁体上的上凹陷部、布置在下梁体上的下凹陷部和设置在所述上梁体和下梁体之间的空腔;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空腔内的上钢板、下钢板和钢柱,所述上钢板布置在所述上梁体的下端面并盖住所述上凹陷部的开口,所述下钢板布置在所述下梁体的上端面并盖住所述下凹陷部的开口,所述钢柱支撑在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之间,所述下钢板还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管线孔。该桥梁孔结构不仅外形美观以及具有收纳管线的作用,还具有减振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孔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包括梁体和桥墩,支座设置在桥墩和梁体之间,起到支撑梁体以及减振的作用。梁体受温度气候影响会出现膨胀收缩,梁面受到载荷时会出现微小变形和振动,现有的桥梁结构对梁体变形和振动的适应性不好,梁体的变形经常会导致桥梁支座发生永久性的倾斜变形,或者出现支座移位产生支座和梁体低端脱空,现有的桥梁结构也缺少收纳管线的结构,管线在桥梁上走明线,显得桥梁很杂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孔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桥梁支座对梁体变形的适应性不好以及缺少收纳管线的结构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桥梁孔结构,包括布置在上梁体上的上凹陷部、布置在下梁体上的下凹陷部和设置在所述上梁体和下梁体之间的空腔;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空腔内的上钢板、下钢板和钢柱,所述上钢板布置在所述上梁体的下端面并盖住所述上凹陷部的开口,所述下钢板布置在所述下梁体的上端面并盖住所述下凹陷部的开口,所述钢柱支撑在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之间,所述下钢板还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管线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上梁体和下梁体之间设置空腔,能够在空腔内收纳桥梁上的管路和线路,通过在下钢板上设置若干螺纹孔以便于安装支架用于设置电气箱体,通过设置管线孔以使得桥梁上的多个所述空腔相互贯通,便于在多个所述空腔内走线;
通过设置空腔以及在空腔内设置上钢板、下钢板和钢柱,上钢板上方还设置有上凹陷部,下钢板下方设置有下凹陷部,上凹陷部和下凹陷部分别将上钢板和下钢板处于部分悬空的状态,使得该空腔成为一个弹性空腔,具有吸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桥梁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B向视图。
图7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桥墩;2、底座;3、下支撑块;4、中支撑块;5、上支撑块;6、顶块;7、减振垫;8、第一上钢片;9、第一下钢片;10、第一调整垫;11、第二上钢片;12、第二下钢片;13、第二调整垫;21、立柱;31、滑槽;41、凸台;42、凸弧面;51、凹弧面;14、下梁体;15、上梁体;161、上钢板;162、下钢板;163、钢柱;164、上凹陷部;165、管线孔;166、下凹陷部;167、空腔;16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4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流速显示的清洗机
- 下一篇:穿梁套管一次预埋精准定位施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