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污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4765.X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5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增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曾祥辉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污分离器,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内表面与下筒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上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中包括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所述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SUS丝,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上筒体内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分离器技术领域。该油污分离器,通过设置有过滤机构,利用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的过滤,配合SUS丝、卡块、滑槽和卡槽,使得该油污分离器能够对其中的物质进一步的过滤,让分离的效果更好,避免了反工的现象,同时通过可拆卸方式,从而可对该油污分离器进行清洗,保证下一次工作时的洁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污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分离器,其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根据降低气流速度和改变气流方向的分油原理,使高压蒸汽中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分离,一般气流速度在1m/s以下,就可将蒸汽中所含直径在0.2mm以上的油粒分离出来,通常使用的油分离器有洗涤式、离心式、填料式和过滤式四种。
现有的油污分离器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杂质造成堵塞,同时油污分离器的进气速率会直接影响到分离的情况,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污分离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污分离器,解决了现有的油污分离器存在杂质造成堵塞,以及进气速率会直接影响到分离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污分离器,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内表面与下筒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上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中包括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所述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SUS丝,所述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上筒体内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上筒体的内表面且位于滑槽的右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的外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上筒体的内表面与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的外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上筒体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中包含有控制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进气管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内表面与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板的外表面与进气管的内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下筒体的左侧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塞。
优选的,所述下筒体的左侧且位于出气管的上方连通有小管,所述小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污分离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油污分离器,通过在过滤机构中包括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SUS丝,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上筒体内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滑槽,上筒体的内表面且位于滑槽的右侧开设有卡槽,卡块的外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上筒体的内表面与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的外表面接触,通过设置有过滤机构,利用上过滤组件和下过滤组件的过滤,配合SUS丝、卡块、滑槽和卡槽,使得该油污分离器能够对其中的物质进一步的过滤,让分离的效果更好,避免了反工的现象,同时通过可拆卸方式,从而可对该油污分离器进行清洗,保证下一次工作时的洁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4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音器
- 下一篇:快速检测电缆线芯通断的简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