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备铜尾矿复合掺合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5258.8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4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街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C04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攀 |
地址: | 330098***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尾矿 复合 掺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铜尾矿复合掺合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掺料筒,掺料筒的顶端连接有入料斗,入料斗的一侧安装有粉磨机构,粉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粉磨机构的作用下,原料通过进料口进入粉磨筒内部,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皮带传动进而使转柱转动,从而使齿纹柱在粉磨筒内壁转动,进而使齿纹柱与粉磨筒对原料进行研磨粉碎。本实用新型可使原料在装置内部进行充分磨碎,进而有效激发原料的化学反应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尾矿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铜尾矿复合掺合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铜尾矿既是工业废物,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铜尾矿除少量作为旧矿井的填充料之外,其余绝大多数还以填充洼地或筑坝堆放的方式储存。其中,堆置的铜尾矿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覆盖了原有的植被,使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世界资源不断消耗的情况下,如何将铜尾矿加以综合利用以及实现无害化处理成为了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对铜尾矿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到对应的铜尾矿复合掺合料处理装置。然而,现有的部分用于制备铜尾矿复合掺合料的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原料进行双向混料,无法将铜尾矿复合掺合料进行充分掺合,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部分用于制备铜尾矿复合掺合料的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原料进行双向混料,无法将铜尾矿复合掺合料进行充分掺合,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制备铜尾矿复合掺合料的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掺料筒,所述掺料筒的顶端连接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一侧安装有粉磨机构,所述粉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正端面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的顶部内壁安装有转柱;
所述转柱的外壁连接有齿纹柱,所述齿纹柱的外壁齿合安装有粉磨筒,所述粉磨筒的底部连接有漏槽,所述粉磨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顶端活动安装有防尘盖,所述漏槽的一侧连接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底部安装有控料机构,所述掺料筒的内部连接有混料机构,所述掺料筒的一侧安装有出料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齿纹柱通过所述转柱与所述粉磨筒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转柱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转盘构成传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料机构包括控料槽,所述控料槽的内壁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侧安装有转块,所述转杆的外壁连接有控料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料杆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控料槽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控料杆的中轴线与所述控料槽的中轴线相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顶端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对锥齿轮,所述第一对锥齿轮的一侧齿合安装有第二对锥齿轮,所述第二对锥齿轮的外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外壁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料杆;
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导料口,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后端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内侧连接有弹簧,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搅拌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板通过所述连接板、所述活动轴与所述固定板构成活动结构,所述刮板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转杆构成弹性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5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转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测试永磁电机转子磁性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