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6184.X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1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君;王火田;何金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君田冲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型拉料补线长深 拉延 级进模带 连续 冲压 | ||
1.一种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沿直线送进方向依次设置有冲孔模具组、切边模具组和深拉模具组,所述冲孔模具组包括设于上模板(1)上用于在带料(3)两侧加工出U型连接条(30)的冲压组件(10)和设于下模板(2)上与冲压组件(10)配合的冲孔模板(21),所述切边模具组包括设于上模板(1)上用于将带料(3)进行切割的切边组件(11)和设于下模板(2)上与切边组件(11)配合的切边模板(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上具有沿直线送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所述冲孔模板(21)上具有对应第一工位的第一冲孔槽(210)、对应第二工位的第二冲孔槽(211)和对应第三工位的第三冲孔槽(212),所述冲压组件(10)包括对应第一冲孔槽(210)设置的第一冲压块(100)、对应第二冲孔槽(211)设置的第二冲压块(101)和对应第三冲孔槽(212)设置的第三冲压块(1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块(100)包括第一类三角形块(1000)、柱状块(1001)和第一条形块(1002),所述第二冲压块(101)包括第二类三角形块(1010)和第二条形块(1011);所述第二条形块(1011)与第一类三角形块(1000)在带料(3)上形成的冲孔局部重合,所述第二类三角形块(1010)与第一条形块(1002)在带料(3)上形成的冲孔局部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压块(102)为两侧面分别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U型侧槽(1020)的异形块,该第三冲压块(102)的两个U型侧槽(1020)分别对应绕设在第一条形块(1002)和第二条形块(1011)在带料(3)上形成的两个冲孔周侧使带料(3)形成两个U型连接条(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工位中,所述第一类三角形块(1000)对带料(3)的冲孔位于第二类三角形块(1010)对带料(3)的冲孔的上游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上还具有位于第三工位下游端的第四工位,所述切边模板(22)包括第一下切刀(220)和第二下切刀(221),所述切边组件(11)包括与第一下切刀(220)对应相切的第一上切刀(110)和与第二下切刀(221)对应相切的第二上切刀(111);所述第一上切刀(110)和第一下切刀(220)的切割位两端分别与位于第三工位的第二类三角形块(1010)和位于第四工位的第一类三角形块(1000)局部重合,所述第二上切刀(111)和第二下切刀(221)的切割位两端分别与位于第四工位两侧的两个第三冲压块(102)局部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切刀(110)和第一下切刀(220)平行于带料(3)的侧边,所述第二上切刀(111)和第二下切刀(221)垂直于带料(3)的侧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一侧设有若干排料口(24),该若干排料口(24)分别与第一冲孔槽(210)、第二冲孔槽(211)和第三冲孔槽(212)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切刀(110)的一侧固定设有位于第一下切刀(220)上方的第一压块(112),所述第二上切刀(111)的一侧固定设有位于第二下切刀(221)上方的第二压块(11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型拉料补线长深拉延级进模带连续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拉模具组包括设有上模板(1)上的上型腔(12)和设于下模板(2)上且与上型腔(12)对应的下型芯(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君田冲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君田冲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61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构造柱用模板结构
- 下一篇:夹持机构和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