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软组织接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6210.9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4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年泗利;吴振江;齐念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坤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8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细胞 软组织 接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细胞软组织接种装置,包括:细胞软组织挤压成条装置,包括:容置筒,容置筒具有一挤出口;推杆组件,置于容置筒内;推杆组件将容置筒内的细胞软组织从挤出口挤出形成组织条;组织条剪切装置,用于将细胞软组织挤压成条装置挤出的组织条切割成适宜长度的组织段;细胞软组织挤压成条装置与所述组织条切割装置置于所述外壳保护装置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细胞软组织接种装置,可调节控制接种组织条的粗细和长度,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人操作污染风险高、接种效率低下的缺点,通过本装置可实现批量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材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细胞软组织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科技的壮大发展,人们对于干细胞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并且对于组织中蕴含着不同类型的干细胞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典型地,是对于胎盘类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和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在现有物理法提取干细胞技术中,广泛采取人工手动接种,不仅存在高污染风险且接种效率低下,还容易导致接种组织量大小及组织条长度不可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干细胞软组织接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干细胞软组织接种装置,包括:细胞软组织挤压成条装置,包括:容置筒,所述容置筒具有一挤出口;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置于所述容置筒内;所述推杆组件将所述容置筒内的细胞软组织从所述挤出口挤出形成组织条;组织条剪切装置,所述组织条剪切装置用于将所述细胞软组织挤压成条装置挤出的组织条切割成适宜长度的组织段;外壳保护装置,所述细胞软组织挤压成条装置与所述组织条切割装置置于所述外壳保护装置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活塞,所述活塞置于所述容置筒内,且可沿所述容置筒壁移动,所述推杆一端连接所述活塞背向所述挤出口的一侧,另一端延伸伸出所述容置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容置筒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衡量组织肉糜的填充量的刻度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细胞软组织挤压成条装置还包括一细管,所述细管的一端与所述挤出口密封连接,另一端末端齐平所述外壳保护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壳保护装置包括: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尖端部具有一可供组织条挤出的第一开口;所述锥形筒的头部具有一可供所述推杆组件轴向移动的第二开口;所述锥形筒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可拆卸组合成整体的所述锥形筒;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锥形筒的头部设置把手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锥形筒内侧壁设置夹持结构,当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组合时,夹持结构夹持所述容置筒。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锥形筒的内筒壁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组织条剪切装置安装在所述滑槽内并沿所述滑槽滑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组织条剪切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连接有推键,所述推键一端连接所述弹性片,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保护装置的外壳;推动所述推键,使所述弹性片沿所述滑槽移动,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片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处,切断挤出的组织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性片与所述推键连接的一端设置一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保护装置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细胞软组织接种装置,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坤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坤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6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吸式夹具
- 下一篇: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