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湖泊滨岸生态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8441.3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吕丰锦;宋凯宇;陈奋飞;魏俊;贾娟华;李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湖泊 生态 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湖泊滨岸生态湿地系统,包括内循环系统、布水系统、湿地滤床系统、出水系统、湿地植物系统和运行控制系统。内循环系统将湖泊水体提升输送到湿地滤床系统前端的布水系统,水体流经湿地滤床系统得到净化提升,同时改善了湖泊水体水动力。所述运行控制系统由循环水泵开关控制器、布水管道控制阀组成,是系统稳定运行、检修维护和雨季削减面源污染功能发挥的关键。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功能湖泊滨岸生态湿地系统的构建,实现利用湖泊滨岸空间对湖泊水体进行循环和净化提升,同时丰富湖泊滨岸生态景观,克服了传统旁路净化措施功能单一、生态景观适宜性差的难题,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湿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湖泊滨岸生态湿地系统,属于水体生态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改善人居环境和追求卓越生活品质是必然发展趋势,城市湖泊往往是人们首选的亲水休闲场地。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介入破坏,城市湖泊几乎都已达到富营养化或极富营养化的程度,环境条件受限不能发挥城市湖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城市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主要原因为湖泊水体自净能力有限,水体水动力差,雨季面源污染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湖泊滨岸生态湿地系统,能够利用湖泊滨岸空间对湖泊水体进行循环和净化提升,并能汇集和处理雨水,还能丰富湖泊滨岸生态景观,克服传统旁路净化措施功能单一、生态景观适宜性差的难题,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湖泊滨岸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系统、布水系统、湿地滤床系统、出水系统、湿地植物系统、运行控制系统;
所述内循环系统将湖泊内水体提升输送到布水系统,保证生态湿地系统处理水量稳定,同时改善湖泊水体水动力;
所述布水系统位于整个湿地系统衔接陆域一侧,保证湿地均匀布水,同时汇集周边雨水;
所述湿地滤床系统衔接布水系统,水体流经湿地滤床系统得到净化提升;
所述出水系统位于整个湿地系统衔接水域一侧,保证净化后水体稳定汇入湖泊水体和湿地系统运行水位;
所述湿地植物系统位于湿地滤床系统顶部;
所述运行控制系统由取水泵开关控制器、布水管道控制阀组成。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内循环系统由循环水泵、循环输水管道组成,循环水泵的取水口处于远离所述出水系统的湖泊区域。
所述布水系统由布水干管、布水支管、配水渠、布水石笼、天然砾石构成;所述配水渠利用岸坡作为其一侧渠壁而同时起到汇聚雨水的作用;所述配水渠的另一侧渠壁及渠底采用天然砾石,所述布水石笼设置在天然砾石渠壁邻接并支撑定型所述天然砾石渠壁。
所述湿地滤床系统由级配碎石区、功能填料区构成。
所述出水系统由出水石笼、出水花墙和自然叠放块石组成;所述出水石笼紧靠湿地滤床系统出水侧,保护填料并对出水进行均匀化,所述出水花墙紧邻出水石笼的出水侧并均匀设置出水墙洞;所述自然叠放块石贴靠在出水花墙外侧,其对方高度接近湖面。
它设置一道或多道隔墙将湿地滤床系统分割为若干个并行的区块,所述隔墙从布水系统的配水渠开始隔起,每个湿地滤床系统区块配属一段配水渠,每段配水渠分别配属布水支管。
湿地滤床系统设置在湖湾临岸浅水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8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栗开口机
- 下一篇:一种污水废水处理用卧式离心污泥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