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车防盗警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8906.5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山江;北京五洲宏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0R2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晋德允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3 | 代理人: | 刘立升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信息 融合 汽车 防盗 警示 系统 |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车防盗警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微波多普勒传感器,其中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前部,另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后部;若干个震动传感器,设置在汽车不同位置的挡风玻璃上;至少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中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前部,另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后部;至少两个倾角传感器,其中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前部,另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后部;GSM通信模块;信息接收终端;微处理器;电源模块;若干个震动传感器串联后与微处理器连接;至少两个微波多普勒传感器、至少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GSM通信模块和倾角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安全与防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盗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许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盗窃行为和形式多样的恶意破坏行为,例如汽车轮胎等汽车零部件被盗以及汽车车身遭到恶意破坏甚至整个汽车被盗等事件屡见报端。现有的汽车防盗系统多是在有人接近车身时就启动警报器,然而生产厂家多采用扩大报警置信区间的方法减少漏报警的发生,报警器的误报率居高不下,另外,由于报警手段多采用语音报警,并且误报率较高,致使报警声成为环境噪声污染的来源之一。同时,由于小区监控死角等原因,部分盗窃者采用金刚钻配合吸盘将车主车窗玻璃切割后取下再实施盗窃行为,而现有的汽车防盗警示系统并不会对这种情况进行警报,从而给车主造成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新型汽车防盗警示系统,以全方位地监测到汽车被盗风险,并提前对车主进行预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车防盗警示系统,以便能够提高汽车被盗风险预警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车防盗警示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微波多普勒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微波多普勒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前部,另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后部;
若干个震动传感器,设置在汽车不同位置的挡风玻璃上;
至少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前部,另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后部;
至少两个倾角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倾角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前部,另一个设置在汽车车身的后部;
GSM通信模块;
信息接收终端;
微处理器;
电源模块;
所述若干个震动传感器串联后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微波多普勒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GSM通信模块和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供电电路,所述电源供电电路与车载电池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将所述车载电池转换为各部件所需电能。
可选的,所述信息接收终端包括下列用户设备之一或组合: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智能电视。
可选的,其中一个微波多普勒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位置,另一个微波多普勒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保险杠位置;
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用于监测汽车前保险杠的预定距离范围内是否有移动目标,设置在汽车后保险杠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用于监测汽车后保险杠的预定距离范围内是否有移动目标。
可选的,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用型号为RE200B的双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山江;北京五洲宏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李山江;北京五洲宏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8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多功能缝纫机
- 下一篇:一种包装机的物料排列机构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