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动物饮水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9090.8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坤;向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7/00 | 分类号: | A01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动物 饮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饮水瓶,包括瓶体;瓶颈;密封层;流量调节主体设置在瓶颈上方;下标识部周向设置在流量调节主体外表面上;凹槽轴向嵌设在流量调节主体上端外壁中;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及闭合部依次周向设置在流量调节主体上端的下调节片上表面上;第四调节孔设置在旋转控制部下端的上调节片上;饮水管设置在旋转控制部上端面上;凸条轴向设置在旋转控制部下端面上;凹槽与凸条相互配合用于转动旋转控制部;上标识部设置在第四调节孔所在的旋转控制部外表面上;下标识部与上标识部相互配合用于标识饮水瓶出水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饮水瓶不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出水量的问题,出水量控制精确,实验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直接涉及一种实验动物饮水瓶。
背景技术
在对实验动物进行喂水时,将饮水瓶打开,瓶盖在手中容易滑落,瓶盖滑落后,经常掉落到角落,或者实验用具底下,不易取出,十分不便。
中国发明专利201510387397.9公开一种饮水瓶,包括瓶体,瓶体开口设有具有旋转打开和合拢的瓶盖,瓶盖为类似镜头中快门结构。该发明巧妙的设计通过旋转打开和合拢的瓶盖,喝水更加方便,防止在喝水时瓶盖掉落。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能够根据实验动物饮水量的需要调整饮水瓶出水量,实验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动物饮水瓶,解决了现有实验动物饮水瓶不能够根据实验动物饮水量的需要调整饮水瓶出水量,实验效果差的问题,出水量控制精确,操作简便,实验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验动物饮水瓶,包括:
瓶体,其为圆柱状;
瓶颈,其设置在瓶体上方,并与瓶体固定一体连接;
流量调节主体,其为圆柱状,且设置在瓶颈上方,并与瓶颈螺旋连接;
下标识部,其为环条状,且周向设置在流量调节主体外表面上,并与流量调节主体固定一体连接;
凹槽,其为上端开口环状体,且轴向嵌设在流量调节主体上端外壁中,并与流量调节主体固定一体连接;
密封层,其设置在凹槽内壁上,并与凹槽固定一体连接;
下调节片,其为圆片状,且设置在流量调节主体上端,并与流量调节主体固定一体连接;
第一调节孔,其为圆孔,且周向设置在下调节片上表面上,并与瓶体相连通;
第二调节孔,其为圆孔,且设置在第一调节孔一侧,并与瓶体相连通;
第三调节孔,其为圆孔,且设置在第二调节孔一侧,并与瓶体相连通;
闭合部,其为扇形,且设置在第一调节孔与第三调节孔之间的下调节片上;
旋转控制部,其为中空圆柱体,且设置在流量调节主体上方;
饮水管,其为圆柱状,且设置在旋转控制部上端面中心上,并与旋转控制部相连通;
上调节片,其为圆片状,且设置在旋转控制部下端,并与旋转控制部固定一体连接;
第四调节孔,其为扇形孔,且设置在上调节片上;
凸条,其为环条状,且轴向设置在旋转控制部下端面上,并与旋转控制部固定一体连接;
其中:凹槽与凸条相互配合,用于转动旋转控制部调节实验动物饮水瓶出水量;
上标识部,其为箭头状,且设置在第四调节孔所在的旋转控制部外表面上;
其中:下标识部与上标识部相互配合,用于标识实验动物饮水瓶出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9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挂架
- 下一篇:一种光学镜片加工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