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冲击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9338.0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9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伟;郭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36 | 分类号: | E21B10/36;E21B10/3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9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冲击 钻头 | ||
一种气动冲击钻头,包括外管、内管和硬质挤压头,外管从前向后依次分为钻进部、扩径部、排气部和连接部,钻进部和排气部均为圆台结构,钻进部的大直径端和排气部的大直径端分别和扩径部的两端平滑连接,扩径部设有用以确定成孔孔径的定径环,硬质挤压头固定在钻进部的小直径端,排气部的锥面上沿周向开设多个排气狭缝,连接部一端和排气部的小直径端平滑连接,另一端和冲击器连接;所述内管固定在外管的管腔中,内管前端呈封闭状态,后端通过连接部实现与冲击器气路的连通,在内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以连通内管和外管的管腔。本实用新型在钻孔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钻头结构更为简单,其造价也更低,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进成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气动冲击器前端的冲击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深基坑支护的主要形式有:土钉墙支护、钢板桩支护、水泥土墙支护、排桩内支撑支护、排桩土层锚杆支护和地下连续墙支护。其中土钉墙支护具有造价低、施工快且性能可靠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土钉墙(Soil Nail Wall)是一种原位土体加筋技术。将基坑边坡通过由钢筋制成的土钉进行加固,边坡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再喷射一层砼面层和土方边坡相结合的边坡加固型支护施工方法。其构造为设置在坡体中的加筋杆件(即土钉或锚杆)与其周围土体牢固粘结形成的复合体,以及面层所构成的类似重力挡土墙的支护结构。
土钉墙具有多种形式,如钻孔注浆型、直接打入型和打入注浆型。其中,钻孔注浆型是先用钻机等机械设备在土体中钻孔,成孔后置入杆体(一般采用HRB335 带肋钢筋制作),然后沿全长注水泥浆。钻孔注浆型几乎适用于各种土层,抗拔力较高,质量较可靠,造价较低,是最常用的土钉墙类型。
目前用于土钉墙施工成孔时的钻头包括气动式的潜孔钻头和带有螺纹齿的钻头。
对于潜孔钻头来说,一般多适用于岩层,而对于土层来说,很难正常使用,其原因在于,潜孔钻头需要和气动冲击器连接,并要保持气路的畅通,才能确保气动冲击器的正常工作,而潜孔钻头前端设有排气孔,在土层中作业时,一方面是容易被土堵塞,另一方面是,钻孔打出的土渣会堵在钻头和孔壁之间,使得钻头前方排出的气无法向后排出,因此导致气动冲击器无法正常工作,潜孔钻头也就不能正常钻进。此外,潜孔钻头的造价也很大,无疑又会增加施工的成本。
对于带有螺纹齿的钻头,虽然其造价低,但是钻进时,需要旋转钻进,其阻力较大,进而导致钻孔效率较低,例如采用该种钻头的单机头钻机,每天的钻进长度只有300m,很难满足施工方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冲击钻头,通过对钻头结构的整体优化,使得钻孔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而且钻头的制造成本也远低于气动式的潜孔钻头,因此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冲击钻头,包括外管、内管和硬质挤压头,所述外管从前向后依次分为钻进部、扩径部、排气部和连接部,所述钻进部和排气部均为圆台结构,所述钻进部的大直径端和所述排气部的大直径端分别和所述扩径部的两端平滑连接,所述扩径部的最大外径位置为用以确定成孔孔径的定径环,所述硬质挤压头固定在钻进部的小直径端,所述排气部的锥面上沿周向开设多个排气狭缝,所述连接部一端和所述排气部的小直径端平滑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和气动冲击器连接;所述内管固定在所述外管的管腔中,内管前端呈封闭状态,内管后端固定在连接部或排气部内壁上,并通过连接部的通道实现与冲击器气路的连通,在所述内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以连通内管的管腔和外管的管腔。
所述硬质挤压头焊接在所述钻进部的小直径端。
所述硬质挤压头为钢制球头。
所述钢制球头上的一部分球面位于所述外管的管腔内,其余的球面位于外管以外,且钢制球头进入外管的深度小于钢制球头自身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9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