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混组合梁悬臂翼缘板快速施工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41320.4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6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曲福友;李鹏飞;崔振昊;尹志强;李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创知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许宜生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悬臂 翼缘板 快速 施工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悬臂翼缘板快速施工支撑架,包括通过滑动组件水平地设置于下方满堂支架上的底板,底板一端与腹板支撑板底端铰接,腹板支撑板的顶端铰接有翼缘板支撑板;滑动组件包括沿钢混组合梁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两根工形滑轨,工形滑轨固定于满堂支架上端的竖向支杆上,还包括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底板下表面并插入所述工形滑轨顶部滑槽的承重轮;还包括分别嵌入所述工形滑轨左右两侧轨道内的水平设置的滑动轮;能够满足不同斜度的腹板及翼缘板的施工,同时实现支撑架的快速转移,避免出现现有的以满堂支架形式的支撑架需要拆除、转移再柱状的繁琐工序,极大地节约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悬臂翼缘板快速施工支撑架。
背景技术
钢混组合梁是目前桥梁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施工时,需要在钢箱梁的翼缘板处现浇混凝土翼缘板。钢混组合梁现浇翼缘板一般采用悬臂支架法施工,其是将悬臂支架固定在钢箱梁翼缘板处,钢箱梁外腹板及翼缘板作为悬臂支架受力支撑构件。目前,针对钢混组合梁现浇翼缘板施工所采用的悬臂支架只适用于直腹板的钢箱梁施工,无法对斜腹板的钢箱梁翼缘板进行施工,存在严重的缺陷。同时,在支架设计过程中,很多项目完全采用钢管支架支撑或满堂支架,导致腹板及翼缘板线形不易控制,腹板内外模板需采用拉杆对拉,施工完后遗留下拉杆孔,影响美观,施工周期长。在施工过程中,现浇箱梁的底模及翼缘板支架模板需分两次调整,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会发生固定不牢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钢混组合梁悬臂翼缘板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悬臂支架无法对斜腹板的翼缘板施工,同时现有的施工方式通常采用钢管支架或满堂支架施工,导致腹板及翼缘板线形不易控制,腹板内外模板需采用拉杆对拉,施工完后遗留下拉杆孔,影响美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混组合梁悬臂翼缘板快速施工支撑架,包括通过滑动组件水平地设置于下方满堂支架上的底板,底板一端与腹板支撑板底端铰接,腹板支撑板的顶端铰接有翼缘板支撑板;腹板支撑板的中部及翼缘板支撑板的外侧端部均通过小型液压杆与底板铰接;滑动组件包括沿钢混组合梁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两根工形滑轨,工形滑轨固定于满堂支架上端的竖向支杆上,还包括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底板下表面并插入所述工形滑轨顶部滑槽的承重轮;还包括分别嵌入所述工形滑轨左右两侧轨道内的水平设置的滑动轮,滑动轮通过L形支板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特别的,还包括一组嵌入所述工形滑轨左右两侧的定位轮及等距地设置于所述工形滑轨肋板上的若干定位凹陷,所述定位轮通过设置于L形支板上的抵紧弹簧与L形支板固定连接并抵紧工形滑轨的肋板。
特别的,所述底板的内侧端设有带连接杆的设有开口的铰接管,腹板支撑板的下端设有带连接杆的实心管,底板通过在铰接管内插入实心管与腹板支撑板铰接;翼缘板支撑板与腹板支撑板之间也通过同样的方式铰接。
特别的,还包括设置于底板外侧端部的测距仪,所述测距仪对正位于工形滑轨末端的测距靶。
特别的,所述腹板支撑板及翼缘板支撑板上还固定有方形垫块。
特别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形滑轨末端的卷扬机组,所述卷扬机组通过拉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翻转的腹板支撑板、翼缘板支撑板及小型液压杆实现支撑板的翻转以斜度调节,能够满足不同斜度的腹板及翼缘板的施工,同时利用滑动组件实现支撑架的快速转移,避免出现现有的以满堂支架形式的支撑架需要拆除、转移再柱状的繁琐工序,极大地节约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视图。
图2为工形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3为L形支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1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