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常压精馏轻烃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43499.7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5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侯二林;郇宇飞;关锋;孙宏强;张国江;李斌;米海刚;周新光;蒙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浩轩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00 | 分类号: | C10G7/00;B01D3/14;B01D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134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精馏 回收 系统 | ||
提供一种常压精馏轻烃回收系统,使尾气冷却器上端入口与常压精馏塔的回流罐出口连通,所述尾气冷却器下端出口与回流罐入口一端连接,所述尾气冷却器上端出口通过管道与恒压缓冲罐入口端连通,所述恒压缓冲罐内的液相通过与恒压缓冲罐下端出口连接的回收泵经回流罐入口的另一端抽送至回流罐内,所述恒压缓冲罐上端出口与循环压缩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压缩单元内的油相经循环压缩单元的出口一端送至球罐内,所述循环压缩单元上设有用于对恒压缓冲罐内的压力进行调节的调压单元。本实用新型通保证了恒压缓冲罐气液分离稳定性,解决因恒压缓冲罐内压力不稳而造成轻烃回收能耗增大的问题,回收效率高,降低了回收成本,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压精馏轻烃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原油常压精馏过程中,进入常压精馏塔中的原料中含有少量的轻烃组分时,常压精馏塔的压力就会逐渐升高,造成常压精馏塔能耗增大,为了维持常压精馏塔中的压力,常常需要放火炬泄压,长此以往将增大工厂物料的损失,成本增大,且不利于节能减排,而原油常压精馏的轻烃回收工艺能较好的解决能耗和轻烃回收问题,但现有的轻烃回收系统,由于处理工艺设计不合理,造成了轻烃回收效率低,且分离压力调控不当以及回收后的气相轻烃处理工艺过程不合理,导致设备能量消耗大,回收成本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常压精馏轻烃回收系统,通过在恒压缓冲罐上端出口增设与其连接的循环压缩单元,有效提高了恒压缓冲罐分离出的气相轻烃回收效率,经循环压缩单元压缩后形成的油相轻烃可直接使用或出售,而循环压缩单元中未被冷却的气相送至恒压缓冲罐内循环冷凝,并通过与循环压缩单元连接的调压单元为恒压缓冲罐内提供恒定的压力,保证恒压缓冲罐气液分离稳定性,解决因恒压缓冲罐内压力不稳而造成轻烃回收能耗增大的问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回收效率高,降低了回收成本,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常压精馏轻烃回收系统,包括尾气冷却器,所述尾气冷却器上端入口与常压精馏塔的回流罐出口连通,所述尾气冷却器下端出口与回流罐入口一端连接,所述尾气冷却器上端出口通过管道与恒压缓冲罐入口端连通,所述恒压缓冲罐内的液相通过与恒压缓冲罐下端出口连接的回收泵经回流罐入口的另一端抽送至回流罐内,所述恒压缓冲罐上端出口与循环压缩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压缩单元内的油相经循环压缩单元的出口一端送至球罐内,所述循环压缩单元上设有用于对恒压缓冲罐内的压力进行调节的调压单元。
其中,所述循环压缩单元包括二级压缩机,所述恒压缓冲罐上端出口通过管道Ⅰ与二级压缩机的入口端连通,所述二级压缩机的出口端另一端通过管道Ⅱ与管道出口处连通,所述管道Ⅰ上设有用于调节管道Ⅰ内部流量的节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调压单元包括压力检测器、控制器和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检测器安装于管道Ⅰ上且压力检测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压力调节阀一端与管道Ⅱ连通且压力调节阀另一端与增压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压力调节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冷却器安装时右端的液口倾斜15°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恒压缓冲罐上端出口增设与其连接的循环压缩单元,有效提高了恒压缓冲罐分离出的气相轻烃回收效率,经循环压缩单元压缩后形成的油相轻烃可直接使用或出售,无需进行后续的再加工;
2、本技术方案循环压缩单元中未被冷却的气相通过与管道出口处连通的管道Ⅱ送至恒压缓冲罐内进行循环冷凝,保证气相轻烃的彻底冷凝回收;
3、本技术方案通过与循环压缩单元连接的调压单元为恒压缓冲罐内提供恒定的压力,保证恒压缓冲罐气液分离稳定性,解决因恒压缓冲罐内压力不稳而造成轻烃回收能耗增大的问题;
4、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回收效率高,降低了回收成本,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浩轩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浩轩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3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病治疗用中药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五金件加工用的毛刺去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