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47450.9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王冰清;聂静;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勇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针灸 进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使活动杆可以在第一滑轨上滑动,通过设置活动杆,使箱体可以全方位的移动,进而对患者部位进针,通过设置螺纹杆和转轴,方便使用者控制活动块进行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针灸进针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进针装置在针灸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固定机构,针灸时还是需要用手去固定进针装置,同时经验不足的中医无法准确的控制进针深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中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现有技术的针灸进针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进针装置在针灸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固定机构,针灸时还是需要用手去固定进针装置,同时经验不足的中医无法准确的控制进针深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具有有效控制进针深度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顶部远离滑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与第二卡块的内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拧轮,所述手拧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刻度表。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使活动杆可以在第一滑轨上滑动,通过设置活动杆,使箱体可以全方位的移动,进而对患者部位进针,通过设置螺纹杆和转轴,方便使用者控制活动块进行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针灸进针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进针装置在针灸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固定机构,针灸时还是需要用手去固定进针装置,同时经验不足的中医无法准确的控制进针深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杆,使第二卡块能够在滑杆上滑动,通过设置丝杆,使第二卡块能够达到移动效果,通过设置橡胶垫,使针灸针不易滑动,增加进针效果,通过设置手拧轮,方便使用者转动丝杆,进而对活动块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指针和刻度表,方便使用者确定进针的深度,通过设置导向架,使针灸针在进针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防止进针错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勇,未经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74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