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内模上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47572.8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7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得林;罗云;常伟斌;赵祥林;王渊;陈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0 | 分类号: | B28B7/30;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晨鸣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内模 上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内模上浮装置,包括:底模,所述底模的内侧设有内腔;至少一根拉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腔底侧;支撑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拉杆上;两个侧模,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两端并与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内模,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并与所述底模、两个所述侧模形成浇筑型腔,所述内模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箱梁台施工时提前预埋的方通和拉杆与支撑件连接,将支撑件固定在底模内,可防止内模上浮,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工人行走的影响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内模上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小箱梁预制施工中,普遍采用的防止内模上浮装置为在模板顶部设置压杆,压杆采用型钢制作,箱梁内模和顶板钢筋安装完成之后,在模板顶部每隔3米安装一道压杆,压杆设置有顶柱,顶紧内模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内模上浮。使用过程中,一是压杆尺寸大,且采用型钢制作,重量较大,需采用吊装设备进行安装;二是箱梁模板顶部本身设置有1m1道的侧模拉杆,现在在空余位置再设置尺寸大的内模压杆,工人站在顶板上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阻碍较多,行走不方便,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内模上浮装置,能够解决既有的箱梁预制施工中防止内模上浮装置安装不便且占用较大浇筑空间的施工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内模上浮装置,包括:底模,所述底模的内侧设有内腔;台座,设置在所述底模的底部;至少一根拉杆,穿过所述内腔和所述底模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台座上;支撑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拉杆上;两个侧模,分别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内模,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并与所述底模、两个所述侧模形成浇筑型腔,所述内模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内模上浮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箱梁台施工时提前预埋的方通和拉杆与支撑件连接,将支撑件固定在底模内,可防止内模上浮,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工人行走的影响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模与所述台座之间固设有至少一根方钢,所述方钢上固定连接有底螺帽,所述拉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螺帽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螺帽焊接在所述方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杆上设有阶梯部和顶螺帽,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阶梯部和所述顶螺帽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杆上套设有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底螺帽和所述内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护套管为PVC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由若干工字钢组成,所述工字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字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杆为精轧螺纹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7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塑制品生产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行通道闸机防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