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雾冷却塔换热器虹吸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2763.3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0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锦;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2 | 分类号: | F28F2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换热器 虹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雾冷却塔换热器虹吸槽,设置在消雾冷却塔的两侧,为混凝土结构,与消雾冷却塔浇注为一体式结构,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虹吸槽为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中空腔室;进水口置于虹吸槽上靠近消雾冷却塔方向的竖直侧壁上,进水口的一侧端口与换热器出水口相连通,另一侧端口与中空腔室相连通;出水口置于中空腔室下方虹吸槽底部内壁上,出水口的一侧端口与中空腔室相连通,另一侧端口与冷却塔水池内部相连通;出水口的高度高于进水口的高度,从而建立虹吸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消雾冷却塔换热器虹吸槽。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企业装置规模大,循环水用量很大,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需要运行大量的循环水泵满足生产需要。一直以来化工企业都是存在用水量大的特点,怎么能够从运行角度去解决降低能消耗的问题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现发明一种能够通过虹吸利用原理结合消雾冷却塔结构特点,从结构设计到现场应用,从而在消雾冷却塔上实现降低循环水泵电耗,节约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由于化工企业用水量大的特点,从而导致循环水用电量很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消雾冷却塔换热器虹吸槽。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消雾冷却塔两侧设置虹吸槽,通过虹吸槽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建立虹吸作用,从而降低运行电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消雾冷却塔换热器虹吸槽,设置在消雾冷却塔的两侧,为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消雾冷却塔浇注为一体式结构,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虹吸槽为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中空腔室;所述进水口置于所述虹吸槽上靠近消雾冷却塔方向的竖直侧壁上,所述进水口的一侧端口与冷却塔换热器出水口相连通,另一侧端口与所述中空腔室相连通;所述出水口置于所述中空腔室下方的所述虹吸槽底部内壁上,所述出水口的一侧端口与所述中空腔室相连通,另一侧端口与冷却塔水池内部相连通;
所述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从而建立虹吸作用;各装置的循环水回水经过所述消雾冷却塔干段上水的换热器与空气换热降温后,流入到两侧的所述虹吸槽中,其中,水从所述进水口中流入所述中空腔室内,之后,经所述出水口流入所述消雾冷却塔内,水通过虹吸原理抵消水泵克服高度损失的扬程,从而降低运行电耗。
进一步地,所述虹吸槽的长度为120米,宽度为1.5米,高度为2.15米。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高出所述进水口200mm。
进一步地,上述建立虹吸作用是指:通过循环水泵将循环回水送入冷却塔的换热器上部,换热器高度高于虹吸槽,换热器出水管道的出口与虹吸槽进水口连通,将水引入虹吸槽,虹吸槽出水口高于进水口顶部200mm,确保空气不进入进水口,从而建立虹吸作用,由于液位差与大气压的关系,将换热器的出水通过虹吸槽出水口流出虹吸槽,排入冷却塔水池内。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雾冷却塔换热器虹吸槽,各装置的循环水回水经过冷却塔干段上水的换热器与空气换热降温后,流入在冷却塔两侧设计的混凝土虹吸水槽,水通过虹吸原理抵消水泵克服高度损失的扬程,从而降低运行电耗。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雾冷却塔换热器虹吸槽,结构采用混凝土结构,运行维护量低、没有腐蚀性,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管理成本。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雾冷却塔换热器虹吸槽,通过循环水泵将水送到冷却塔的换热器上部,换热器高于虹吸槽,换热器出水管道与虹吸槽进水口连通,出水口高于进水口,是确保换热器出水充满水,不进入空气,确保虹吸建立。
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化工企业用水量大的特点,从而导致循环水用电量很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冷却塔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2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用网线保护装置
- 下一篇: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