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电动移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3165.8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5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解螺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法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5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电动 移液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电动移液器,本实用新型活塞缸位于内转子电机的下方,丝杠与内转子电机的转子螺纹连接,丝杠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内转子电机的上下两侧,丝杠的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活塞缸中,活塞缸的下端具有移液头套接部,移液头释放传力杆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壳体内壁上,壳体上设置有移液头释放传力杆上下运动的导向结构,移液头释放传力杆的上端与丝杠的上端固定连接。当排液完成需要退去移液头时,控制电机驱动丝杠进一步下移,使移液头释放传力杆推动移液头释放管下移,移液头释放管推动套在移液头套接部上的移液头脱落,从而实现不需要手工施力退去移液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液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电动移液器。
背景技术
在科研或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试验或检测工作中,对各类液态样品进行处理需要分取等分定量的体积,特别是在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等对样品每份含量精准度要求非常高。
现有移液器在吸液操作过程中,手工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吸液的精度。现有的高精度电动移液器通过电机驱动丝杠来带动活塞运动,实现吸排液体,如中国专利号2015207797908公开的前述形式的电动移液器。但该专利存在的缺点是移液器退移液头装置为手动,需要操作人员手指用力按压退移液头按钮,才能退掉移液头,长期使用容易造成操作人员手指疲劳,从而影响操作精度。同时,该移液器显示屏为固定式,操作人员在使用多通道移液头时,需要一边根据多通道移液头摆放角度一边观察显示屏,因显示屏显示方位朝向不能调节,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使用完毕后存放时,移液头接口与空气直接接触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下一次的移液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易于退移液头的高精度电动移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电动移液器,包括电动移液器主体,所述电动移液器主体包括壳体、显示屏组件、活塞组件和移液头释放管,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内转子电机、丝杠、活塞缸、活塞和移液头释放传力杆,内转子电机和活塞缸固定在壳体中,活塞缸位于内转子电机的下方,丝杠与内转子电机的转子螺纹连接,丝杠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内转子电机的上下两侧,丝杠的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活塞缸中,活塞缸的下端具有移液头套接部,移液头释放传力杆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壳体内壁上,壳体上设置有移液头释放传力杆上下运动的导向结构,移液头释放传力杆的上端与丝杠的上端固定连接,移液头释放管上下滑动的套在活塞缸外,移液头释放管和活塞缸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当移液头释放管的上端不受压力时,活塞缸的移液头套接部处于移液头释放管下侧,当活塞在活塞缸内运动到下限位时,移液头释放传力杆推动移液头释放管下移一定距离。
优选的,所述的导向结构为多个上下排列的导向块,导向块均固定壳体内壁上,导向块上设置有导向孔,移液头释放传力杆穿插在导向块的导向孔中。
优选的,所述的移液头释放管上端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的下端插在活塞缸与移液头释放管之间,连接套的下端与移液头释放管之间连接有紧固螺钉,连接套的上端设有翻边,连接套的翻边压在移液头释放管的上端面上,移液头释放传力杆在下滑过程中具有压住连接套的状态,活塞缸的外壁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导向槽,连接套内壁上设置有插在导向槽中的导向凸台。
优选的,所述的回位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活塞缸上,回位弹簧的上端顶在连接套的下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显示屏组件下端与壳体顶部通过回转定位机构连接,所述的回转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显示屏组件下端的阶梯轴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轴承,轴承安装在壳体顶端的孔内,阶梯轴的下端固定在轴承的内圆中,所述的显示屏组件下端面和壳体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定位沟槽,两定位沟槽中设置多个滚动支撑在显示屏组件和壳体之间的滚珠。显示屏组件设置可转动的,比较适于多通道的移液头,便于在转动壳体观察移液头时使显示屏保持在操作者面前。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给内转子电机提供电源的充电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解螺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解螺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3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混砂浆余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腻子粉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