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塔筒与基础的加强型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3267.X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栋梁;冯卫江;黄春林;汤群益;薛竣中;王飞;李天昊;陈金军;付坤;彭子腾;袁中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03D8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基础 加强型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塔筒与基础的加强型连接结构,包括C60及以上的高强度浆料凝固体形成的圆环形结构主体、多个调平装置、钢格栅和钢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将上部机组运行动荷载传递给下部基础承台,解决传统连接结构中出现的混凝土压剪破坏和裂缝问题,在无需增配风机基础的主体钢筋及提高风机基础主体的灌浆料强度的条件下,就可以承载较大的风机荷载,提高风机基础的整体稳定和安全性,实现大功率风电机组基础与混凝土塔架的紧固、可靠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工程领域,用于风机上部塔筒与下部基础的加强连接,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塔筒与基础的加强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风电行业的迅猛发展,风电补贴逐步退坡,降低风电成本实现平价上网是风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风电市场将由风资源丰富地区逐步向低风速区转移,风电机组朝着大单机容量、大叶轮直径和高塔筒三大方向发展。风机基础荷载也大幅提升,所带来的问题也愈发突出。风机塔筒与基础连接处为应力集中区,通常成为设计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常规利用高强灌浆料密实风机塔筒与基础接触的方法,在面临荷载增大和需提高承载力情况时,提高灌浆料强度和增配钢筋措施暴露出诸多弱点。一方面预应力螺栓孔间距固定,增配钢筋实施空间有限,施工不易。另一方面对风机基础的灌浆料强度的提高,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合格供应商也随之减少。此外,塔筒与风机基础连接处灌浆面积大,强度上升快,压剪破坏和局部裂缝也往往难以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风机塔筒与基础的加强型连接结构,可有效地将上部机组运行动荷载传递给下部基础承台,解决传统连接结构中出现的混凝土压剪破坏和裂缝问题,在无需增配风机基础的主体钢筋及提高风机基础主体的灌浆料强度的条件下,就可以承载较大的风机荷载,提高风机基础的整体稳定和安全性,实现大功率风电机组基础与混凝土塔架的紧固、可靠连接。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塔筒与基础的加强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60及以上的高强度浆料凝固体形成的圆环形结构主体、多个调平装置、钢格栅和钢筋,所述圆环形结构主体的直径和径向宽度与风机塔筒的底节塔筒段底端的直径和径向厚度匹配,所述圆环形结构主体设置在风机基础的顶部,在圆环形结构主体的底部设置所述钢筋,在圆环形结构主体内部设置多个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支撑在风机基础顶部,所述钢格栅设置在所述调平装置之上,并均匀布置在圆环形结构主体的顶部。
所述的风机基础既可以是圆盘式,也可以是多边形筏板式。风机基础的中墩形式既可采用中空式,也可采用实体式。既可适用于陆上风电机组,又可适用于海上风电机组。
进一步地,风机基础顶部与塔筒接触区域设置模板,浇筑成圆环形加强区域,圆环形加强区域既可是上凸式,也可是下凹式。当为下凹式时,所述风机基础的顶部设置一圈平底圆环形凹槽,所述圆环形结构主体设置在平底圆环形凹槽中。当为上凸式时,所述圆环形结构主体呈圆环形凸出设置在风机基础的顶部。
进一步地,钢格栅分段或整环加工,尺寸与圆环形加强区域匹配,钢格栅上面预留有钢绞线或预应力锚栓的穿孔或穿管的设置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平装置由调节垫片、螺帽、螺杆、支撑钢板组成,螺栓设置在所述支撑钢板上,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母,所述垫片设置孔而套入所述螺杆并由所述螺母支撑,所述钢格栅搁置在所述垫片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塔筒与基础的加强型连接结构,结构设计合理、施工简便,且可广泛应用于塔筒与混凝土基础连接处,既可适用陆上风电领域,也可适用海上风电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塔筒和基础连接处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钢格栅和高强凹槽/凸环方案,能有效避免传统高强灌浆的压剪破坏、裂缝问题,满足平整度要求,有效加强风机基础薄弱环节,通过钢格栅板和调平支撑结构,可有效增强被压强度,便于预应力钢绞线或锚栓连接上部塔筒和下部风机基础,提高承受风机动荷载的能力和塔架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3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