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附子除须根机械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4993.3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2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蒋辉霞;李光辉;万先起;徐一;魏鼎才;罗俊;王林;蒋金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26F3/00 | 分类号: | B26F3/00;B26D7/06;B26D7/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子 须根 机械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子除须根机械化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机身,机身包括除根机构、出料机构、动力机构和进料机构,除根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且与出料机构和进料机构连通,除根机构包括容纳槽和水平并列安装在容纳槽内的若干根摩擦筒。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子除须根装置,除根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可控制除根机构对附子进行除须根;除根机构与所述出料机构和进料机构连通,可直接将附子投入除根机构中,除完须根后直接通过出料机构进行收集,摩擦筒总体为可拆装结构,便于更换,适用于大小不同的附子或者同类球茎药材的须根去除处理,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附子须根去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子除须根机械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的传承发展以及四川省“10+3”特色产业的推进,川药做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在四川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四川众多道地药材中,由于易管护、产量高、效益好等优势,附子在川药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附子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附子的须根并非药用所需,因此须根必须剥离。但是目前采用传统的人工剥离方式效率十分低下,而且附子的所有部分均有毒,皮肤黏膜的接触有刺激心脏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呼吸衰竭。为有效促进当地附子产业的发展,亟需一种机械化除须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子除须根机械化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用传统的人工剥离方式具有效率低下、劳动成本高和作业风险的问题。该装置针对附子去除须根效率低、风险大的现状,使用机械化去除须根,促进附子产业的发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附子除须根机械化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机身,所述机身包括除根机构、出料机构、动力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除根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且与所述出料机构和进料机构连通,除根机构包括容纳槽和水平并列安装在容纳槽内的若干根摩擦筒。
本实用新型中,除根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可控制除根机构对附子进行除须根;除根机构与所述出料机构和进料机构连通,可直接将附子投入除根机构中,除完须根后直接通过出料机构进行收集,摩擦筒总体为可拆装结构,便于更换或调整筒间隙,适用于大小不同的附子或者同类球茎药材的须根去除处理,灵活方便。
进一步的是,所述摩擦筒表面不平整,靠近进料机构部分直径小,远离进料机构部分直径大,每相邻两根摩擦筒留有间隙,并做相向运动。附子向出料机构的运动过程中,须根不断受到相邻两根摩擦筒的相向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作用被安全去除。同时,进料机构入口部分摩擦筒直径小、筒间隙大,出料机构出口部分摩擦筒直径大、筒间隙小,可有效去除须根。
进一步的是,所述摩擦筒的一端连接有齿轮,相邻两摩擦筒连接的齿轮相互啮合,一摩擦筒连接的齿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动力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摩擦筒的两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容纳槽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料机构倾斜安装在容纳槽上,包括容纳槽中部下方连接的须根出料口,以及容纳槽尾部下方连接的球茎出料口,所述球茎出料口和须根出料口分别位于机身两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料机构倾斜设置在容纳槽头部上方,呈上大下小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架下方设有垫板,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垫块上且位于容纳槽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4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线线圈封塑组件及电磁阀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迫紧制动装置的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