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闭性回风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5022.0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军;徐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盈达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226;F16K31/52;F16K31/44;F16K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席卷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回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闭性回风阀结构,包括阀体以及置于阀体内的多个叶片组,阀体的外部设有驱动机构,叶片组随着驱动机构的驱动而调节角度,多个叶片组之间以及叶片组与阀体内壁之间实现密封式闭合;叶片组包括叶片以及卡合设置在叶片长轴方向两侧的硅胶体,叶片包括凸筋部以及置于凸筋部两侧的卡合部,凸筋部内具有沿着叶片的延伸方向一致的通孔,硅胶体包括与卡合部嵌合的硅胶凸条部以及与硅胶凸条部连接的环形缓冲部,当叶片闭合时,相邻两叶片的环形缓冲部接触,且两端的叶片的环形缓冲部与阀体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实现高密闭性的同时保证叶片的使用寿命,实现对多个叶片的角度调节灵活性以及同步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闭性回风阀结构。
背景技术:
风阀是通风、空调调节、及空气净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中央空调末端配件,一般用在空调、通风系统管道中,用来调节支管的风量,也用于新风和回风的混合调节,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比如轨交电车、医院、病毒实验室等,则对风阀结构的密闭性要求极高,使内部空气为负压状态,内部空气循环,但隔绝内部空气中细菌。
目前风阀结构存在如下缺陷:1、多个叶片闭合后,相邻叶片相接触的侧端通过上下堆叠的方式实现密封,一叶片的侧端嵌在另一叶片的侧端凹槽内,闭合时两叶片接触挤压容易发生噪音,为保证两叶片接触时的缓冲性,在叶片的接触位置设置缓冲条,而上下堆叠的缓冲条接触面较大,如果长时间闭合再开启时,两者之间因长时间且稳定的固接力,使缓冲条黏在一起,再开启时容易对叶片以及缓冲条产生损坏,或者将缓冲条从叶片上拉扯下来;
2、现有的驱动机构通过单个传动连杆与多个叶片的连接轴实现整体式传动,传动连杆与多个连接轴之间依次通过活动连杆连接,多个活动连杆呈一字排开,从而实现多个叶片的平行式开启或闭合,通过连杆形式实现多个叶片的平行式摆动,如果单个叶片受到风阀执行器的驱动力后再将力传递给其它多个叶片时,传动力会损失,对多个叶片的传动力无法进行很好分配,因此这种结构仅适用于数量较少的叶片,如果叶片数量超过5个,则无法保证多个叶片角度调节的灵活性以及同步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密闭性回风阀结构,实现高密闭性的同时保证叶片的使用寿命,实现对多个叶片的角度调节灵活性以及同步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密闭性回风阀结构,包括阀体以及置于阀体内的多个叶片组,阀体的外部设有驱动机构,叶片组随着驱动机构的驱动而调节角度,多个叶片组之间以及叶片组与阀体内壁之间实现密封式闭合;
叶片组包括叶片以及卡合设置在叶片长轴方向两侧的硅胶体,叶片包括凸筋部以及置于凸筋部两侧的卡合部,凸筋部内具有沿着叶片的延伸方向一致的通孔,通孔的上下端面为水平面,通孔的两侧面为开口相向的圆弧面,卡合部为C型状结构,所述卡合部与凸筋部之间呈凹陷式平滑过渡,硅胶体包括与卡合部嵌合的硅胶凸条部以及与硅胶凸条部连接的环形缓冲部,当叶片闭合时,相邻两叶片的环形缓冲部接触,且两端的叶片的环形缓冲部与阀体内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驱动机构包括与位于侧端的叶片连接的风阀执行器以及置于阀体外部的连杆组件,连杆组件与风阀执行器分别位于阀体的两端,叶片的卡合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竖向贯穿卡合部至连接轴内设有固定螺栓,连接轴的一端与卡合部相互卡接配合,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阀体并在阀体内可转动设置,风阀执行器与叶片一端的一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杆组件与叶片另一端的多个连接轴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同端的所述多个连接轴上套设有弹片,弹片与阀体内壁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包括开口朝向阀体设置的圆弧部以及置于圆弧部两端的延伸部,延伸部与阀体的内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盈达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盈达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5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磁共振探头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婴儿床红外监测用的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