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藏医用于治疗骨伤的“带、铿、铰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6110.2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0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当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增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树志 |
地址: | 814200 青海省果***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藏医 用于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骨伤固定装置。一种藏医用于治疗骨伤的“带、铿、铰乎”装置,包括带、铿、铰乎,所述带为捆绑带,所述铿为较厚的毛毡或者是毡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铰乎由木板、连接带和系带组成,用以包裹固定受伤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固定效果优于石膏固定,而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使用方便灵活且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骨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为继承和发扬历代藏医的治疗技术并进一步改进,提供一套优于现有技术中骨伤固定装置的治疗固定装置,其既不同于西医的石膏固定法,也不同于中医的骨伤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固定方式灵活稳定舒适,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装置中“带、铿、铰乎”的应用技术是主要以肌肉损伤和骨骼损伤、关节损伤治疗为主的治疗技术,其用于创伤的最初处理和最基本的外伤处理,用以头颅骨伤稳固,肢体损伤固定及胸部骨骼的稳固为主要治疗目的,用以骨和关节损伤、脱臼为主的应用治疗技术,他是基于上述的两种治疗技术。
基于上述理论及应用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藏医用于治疗骨伤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藏医用于治疗骨伤的固定装置,其理论基础是基于藏医传统的“带、铿、铰乎”的应用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治疗骨伤的固定装置其灵活性强,固定效果好。可以重复多次利用。
一种藏医用于治疗骨伤的“带、铿、铰乎”装置,包括带、铿、铰乎,所述带为捆绑带,所述铿为较厚的毛毡或者是毡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铰乎由木板、连接带和系带组成,
所述铰乎由多块木板、连接带和系带组成。所述连接带用以连接相邻的木板以形成铰乎,所述铰乎包括腿部铰乎、膝部铰乎、肩部铰乎、肘部铰乎、手臂铰乎、肋部铰乎、髋骨铰乎和脚部铰乎。
进一步的,所述腿部铰乎由多个竖长条木板横向通过连接带两两相连而成,外侧两个竖长条木板外侧设置有系带。进一步的,每侧系带在上下各设置一个,以使得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对应的系住,夹紧绑住。
进一步的,所述手臂铰乎的结构与腿部铰乎的结构相同,只是木板规格较小以适应手臂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膝部铰乎或者肘部铰乎由中间木板和分布于中间木板周围的固定木板组成,固定木板环绕的设置于中间木板上侧并且都纵向设置。中间木板为圆弧板或者是内侧面有凹面的木板以配合膝盖形状。使用状态下各固定木板可以包裹住大腿(胳膊上臂)和小腿 (胳膊小臂)部分,并用系带绑紧。
进一步的,所述肩部铰乎由中间木板和分布于中间木板上侧两边的前板和后板,设置于中间木板下侧的左臂板和右侧臂板组成。中间木板为弧形板,且内侧面为弧形凹面,使用状态下弧形凹面与肩膀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髋骨铰乎由中间木板和设置于其左右两侧的连接板组成,连接板由若干个两两相连的横排木板组成,中间木板上开设有孔以使得使用状态下屁股不被覆盖,方便坐立。两侧连接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系带。
所述连接带和系带均为动物皮制品,尤以羊皮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包括:先用“铿”包裹住受伤部位,然后用“带”绑住,不宜绑的太紧。然后用铰乎加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固定效果优于石膏,而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使用方便灵活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腿部铰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上臂铰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腿部铰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腿部铰乎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增,未经当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6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复干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件加工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