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两用碳化深度测量喷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6567.3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6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伟;葛波;张鹏;李仁龙;赵瑞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诚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两用 碳化 深度 测量 喷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两用碳化深度测量喷壶,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一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底部连接有水管,其中,所述水管一侧设置有第一引水板,所述第一引水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水板。该便携式两用碳化深度测量喷壶,按压壶体,壶体内部的空气就能从第二喷嘴喷出,当按压喷头时,壶体内部的液体就能通过水管从第一喷嘴喷出,这样人就可以不需要用嘴去吹出孔内的异物,当第二喷嘴向内吸气时,第二喷嘴所携带的异物就会受到滤网的阻挡,从而防止异物直接进入壶体内部,将凹口最大端穿过限位件,使卡块通过凹口安装在对接柱外壁,这样在使用时就能通过连接绳将壶体背在使用者身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体结构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两用碳化深度测量喷壶。
背景技术
在一些主体结构检测,测碳化打完眼时经常需要用嘴把眼中得灰吹干净,目前大都是人工直接用嘴吹气,通过人力吹动的气流将孔内部的异物清理干净,但是,在人用嘴去吹孔内部的异物时,由于人的面部离孔的距离非常近,这样被吹起的异物就容易飞溅到工人的眼睛当中,从而使工人的眼睛受到伤害,并且长时间的使用人工去吹,工人的整体劳动强度也会变大。
因此,为了提升工人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人的意外伤害,人们需要一种专门用来清洁孔内异物的清洁工具,从而减少不必要伤害,优化整体工艺流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两用碳化深度测量喷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但是,在人用嘴去吹孔内部的异物时,由于人的面部离孔的距离非常近,这样被吹起的异物就容易飞溅到工人的眼睛当中,从而使工人的眼睛受到伤害,并且长时间的使用人工去吹,工人的整体劳动强度也会变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两用碳化深度测量喷壶,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一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底部连接有水管,其中,
所述水管一侧设置有第一引水板,所述第一引水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水板,所述第二引水板远离第一引水板一侧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两端固定连接有壶体内壁,所述第二喷嘴上端设置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底部连接有壶体,所述第二喷嘴开口端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外壁活动连接有防护套;
所述防护套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安装有滤网,所述壶体外壁固定连接有对接柱,所述对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表面开设有凹口,所述卡块顶部连接有连接绳。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水板和第二引水板表面都为倾斜结构,且第一引水板和第二引水板之间为内陷的凹槽,并且第一引水板和第二引水板之间凹槽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水管。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纵向中分线两端与壶体纵向两端内壁相切,且隔离板和壶体连接处的夹角互相垂直,并且隔离板和壶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滑槽之间关于防护套横向中分线互相对称,滑槽内部尺寸和滑块尺寸相匹配,滑槽和滑块之间为滑动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对接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对接柱对称设置在壶体两侧外壁,每个对接柱一侧连接有一个圆形限位件,并且限位件尺寸和凹口最大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壶体设置有两个对接口,且壶体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进行连接,并且壶体外壁的连接绳两端分别和一个对接柱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便携式两用碳化深度测量喷壶的壶体内部安装有隔离板,且隔离板与壶体之间为一体结构,使壶体内部就可以通过隔离板分为两个独立空间,使用时按压壶体,壶体内部的空气就能从第二喷嘴喷出,当按压喷头时,壶体内部的液体就能通过水管从第一喷嘴喷出,这样人就可以不需要用嘴去吹出孔内的异物,从而优化清洁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诚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诚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6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