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6980.X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3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莉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8;B01F7/04;B01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553100 贵州省毕节市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片 生产 混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藜麦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包括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合腔外表面一侧焊接一体成型二号支撑座,所述二号支撑座内部一侧焊接有一号转动电机,且一号转动电机外表面一侧末端贯穿于混合腔内部,所述一号转动电机外表面一侧末端焊接有一号固定杆,本装置可以通过启动一号转动电机,带动一号固定杆以及一号固定杆外表面焊接的若干个一号搅拌杆一同在混合腔内部转动,使得可以对所需混合的物料,进行充分高效的搅拌混合,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效率更高,混合更充分;使用者可以通过向外移动控制杆,带动弧形刮板在混合腔内壁上进行贴合滑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藜麦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藜麦是藜科藜属植物。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藜麦花两性,花絮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直径1.5-2毫米,千粒重1.4-3克。
藜麦营养成分相当高,对人体来说有很多好处,藜麦有很多的食用方法,藜麦片就是其中一种很广泛的食用法,而在生产藜麦片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将蛋白粉等一些配料进行混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膨化制成食品,但目前在藜麦片生产混合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混合,不仅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具有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保证效率更高,同时本装置具有很好实用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包括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合腔外表面一侧焊接一体成型二号支撑座,所述二号支撑座内部一侧焊接有一号转动电机,且一号转动电机外表面一侧末端贯穿于混合腔内部,所述一号转动电机外表面一侧末端焊接有一号固定杆,且一号固定杆外表面焊接有若干个一号搅拌杆,所述混合腔内部一侧末端设置有弧形刮板,所述弧形刮板外表面两侧末端均焊接有滑块,所述混合腔内表面焊接有若干个固定块,且滑块与固定块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刮板外表面一侧末端焊接有控制杆,所述混合腔下方开设有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腔外表面一侧焊接有一体成型一号支撑座,所述一号支撑座内部一侧焊接有二号转动电机,所述二号转动电机外表面一侧末端焊接有二号固定杆,且二号固定杆一侧末端延伸至进料口内部,所述二号固定杆外表面焊接有若干个二号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腔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均焊接有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腔与控制杆卡合连接,所述控制杆远离弧形刮板一侧末端延伸至混合腔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座下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藜麦片生产用混合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腔外表面一侧焊接有若干个固定扣,所述控制杆外表面一侧与固定扣的对应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固定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莉,未经唐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6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拧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顶驱轴承隔离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