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容器筒节组焊用托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7172.5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戴广惠;邢思深;胡乃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容器 筒节组焊用托辊 装置 | ||
一种超大容器筒节组焊用托辊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两套托辊机构和电气控制箱,每套托辊机构包括托辊部件、倾翻台架、横梁、升降驱动系统和滑动台架;滑动台架一端与倾翻台架铰接,另一端与丝杠升降机的丝杠头部铰接,滑动台架通过螺栓把合在底座上;倾翻台架不与滑动台架铰接的另一侧与横梁铰接;两台丝杠升降机的底座把合在横梁下面,齿轮马达通过联轴器与丝杠升降机连接,两台丝杠升降机驱动轴另一个输入端通过中间联轴器相联;托辊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轴承座把合在倾翻台架上;两套托辊机构的托辊部件侧相对安装。有益效果是:具有超大提升力,对环境要求不高,结构简单,转运方便灵活,占地面积小,操作和维护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石化领域容器筒节组焊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化领域容器筒节组焊用的托辊装置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单个丝杠升降机结构形式的,其不足是:受结构型式及升降机极限能力的制约,很难提高承载能力,最大承载能力只有2500t。另一种是采用液压升降结构型式的,最大承载能力为3000t。其不足是:需要有较大的配套液压站,而托辊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位置是不固定的,需要按要求转运到不同位置及场地,大型液压站在转运中很不方便,而且设备工作环境靠近火焰,液压结构不适合生产实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超大提升力,实现超大容器筒节的升降运动,占地面积小,使用及转运方便灵活,适合超大容器筒节组装及组焊工况需要的托辊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大容器筒节组焊用托辊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两套托辊机构和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是一框架结构的矩形底座,底座两侧沿长边方向设有把合滑动台架的等距螺栓孔,底座两个短边端设有起吊孔;
每套所述托辊机构包括托辊部件、倾翻台架、横梁、升降驱动系统和滑动台架,
所述滑动台架包括滑动架和螺栓,所述滑动架是一矩形平板式框架结构,矩形平板式框架结构上面的一个短边侧设有两个并列布置的倾翻铰接支座,另一个短边侧设有两个并列布置的升降铰接支座,矩形平板式框架结构两侧沿长边方向设有与底座两侧的等距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栓孔,滑动台架通过螺栓把合在底座上;
所述倾翻台架包括倾翻架、下部销轴、倾翻关节轴承、侧端销轴和中间销轴;所述倾翻架是一个矩形平板式框架结构,矩形平板式框架结构上面在一个短边侧设有并列布置的三个铰接座,分别是两端的侧端铰接座和中间的中间铰接座,水平板式框架结构下面在另一个短边侧设有二个并列布置的倾翻铰接耳,二个倾翻铰接耳与滑动架上的倾翻铰接支座通过下部销轴和倾翻关节轴承铰接,倾翻关节轴承安装在下部销轴上;
所述横梁是框架结构的直梁,横梁的下面设有三个横梁铰接耳,三个横梁铰接耳与倾翻架上的侧端铰接座和中间铰接座通过两个侧端销轴和一个中间销轴铰接;
所述升降驱动系统包括两台丝杠升降机、两套齿轮马达、联轴器、中间联轴器、丝杠销轴、丝杠关节轴承和安装螺栓,两台丝杠升降机的底座通过安装螺栓并排把合在横梁下面,每台丝杠升降机驱动轴有二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相对,两个相对的输入端通过中间联轴器相联,两套齿轮马达各自通过螺栓把合在各自对应的丝杠升降机驱动轴另一个输入端的外侧,通过各自的联轴器与升降机驱动轴另一个输入端连接,两台丝杠升降机的丝杠头部穿过倾翻台架通过各自的丝杠销轴和丝杠关节轴承分别与滑动台架上的两个升降铰接支座铰接,升降关节轴承安装在丝杠销轴上,两套齿轮马达通过电缆与电气控制箱相联;
所述托辊部件包括托辊、轴承、轴承座、压盖、端盖和紧固螺栓,托辊是整体辊子,辊子两端设有轴,辊子两端的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通过压盖和端盖将辊子、轴承及轴承座装配在一起,轴承座通过紧固螺栓把合在倾翻台架上,位于倾翻台架二个倾翻铰接耳侧的上面;
所述安装在底座上的两套托辊机构的托辊部件侧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7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密贴合的无气泡复合胶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台灯灯臂加工用快速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