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7252.0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省同良;省云杰;李文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三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2 | 分类号: | H01H33/02;H01H33/53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周游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二次 融合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电线杆容易受到人为外力的碰撞将作用力传递到电线杆上端固定的柱上断路器,作用力会对柱上断路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问题。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包括连接机构、复位机构、断路装置,所述连接机构底部与支架机构顶部固定连接。当电线杆受到外力碰撞的时候,断路装置整体的重量将会进行下坠,固定框架将会进行向下的滑动,对复位机构中的弹簧进行挤压,使得断路装置受到的作用力得到一定的缓冲,最后弹簧对上端的断路装置进行复位,使得断路装置恢复到初始形状,避免了电线杆上固定的断路器受到外力造成损坏,影响到设备正常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柱上断路器是指在电杆上安装和操作的断路器,各种断路器的力量研究水平和制造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真空断路器不仅仅限于中压电网,而是朝着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六氟化硫断路器随有许多优点,如开段能力强、连续开断次数多、可频繁操作、操作噪音小、无火灾危险等,是一种很好的无油化设备。
目前柱上断路器设备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大量应用,柱上断路器的箱体内部及四面均需安装大量元件及标准件,目前的安装方法是将断路器的箱体固定于简单的工装平台上,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多半是悬挂在电线杆的半空中,不可避免的是电线杆容易会受到人为外力的碰撞将作用力传递到电线杆上端固定的柱上断路器固定位置会对柱上断路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以解决现有的电线杆容易受到人为外力的碰撞将作用力传递到电线杆上端固定的柱上断路器,作用力会对柱上断路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问题。
本实用新型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包括连接机构、复位机构、断路装置,所述连接机构底部与支架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机构内部位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固定撑架、凹槽A、插孔A,固定撑架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A,固定撑架底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处插孔A;所述复位机构顶部固定连接在座板机构内部位置;所述座板机构滑动连接在连接机构内部上方位置;所述断路装置底部与座板机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有底板、螺纹孔,底板为矩形形状,底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A为凸字形状的空槽,连接机构安装状态下,固定撑架底端面与底板顶端面相贴合,螺丝穿过螺纹孔与螺纹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第一垫板、弹簧、第二垫板,第一垫板为上窄下宽形状的锥形体,第一垫板顶端面与弹簧底部固定连接,弹簧顶部与第二垫板底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垫板为上宽下窄形状的锥形体,复位机构安装状态下,第一垫板底端面固定连接在固定撑架顶部中间位置,第一垫板位于凹槽A内。
进一步的,所述座板机构包括有固定框架、凹槽B、插孔B,固定框架底端面开设有凹槽B,固定框架顶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处插孔B,座板机构安装状态下,固定框架底端面中心位置与第二垫板顶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垫板位于凹槽B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断路装置包括有支板、柱体、撑板、接线端头,支板为圆柱形状,支板顶端面轴心位置与柱体底端面轴心位置固定连接,支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处撑板,撑板为T形形状,且侧面前后两侧开设有两处通孔,接线端头后端固定连接在支板前端内部,断路装置安装状态下,螺丝穿过撑板通孔与插孔B将支板底端面与固定框架顶端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三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三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7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