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8247.1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0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万金隆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8 | 分类号: | F16L21/08;F16L58/10;F16L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财易清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李春连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刚度 塑钢 复合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包括管体,左侧所述管体的突出部位与右侧管体的凹陷部位相契合,所述管体的外壁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防锈蚀层和防护壳,所述管体的外壁固接有防护壳,所述管体的内壁喷涂有防锈蚀层。该装置通过防锈蚀层、防护壳和管体之间的配合,在管体的内壁喷涂防锈蚀漆,解决了长期使用时内壁会出现锈蚀,由于深埋在地下难以处理的问题,有利于推广和使用,提高了实用性,通过弯板、滑套和滑杆之间的配合,拉动把手,待弯板运动到外壳内部时,拧紧螺栓进行固定,整体固定严密且在两个管体的拼接处安装有橡胶垫,解决了两个管体进行拼接时不严密的问题,防止发生渗漏,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采用在地下深埋管道来输送液体气体或排泄废物,这些管道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这就对管道的环刚度有很大的要求,目前存在的复合管环刚度较低,不能满足需求。
但是现有装置在长期使用时内壁会出现锈蚀,由于深埋在地下难以处理,不利于推广和使用,降低了实用性,并且现有装置在两个管体进行拼接时不严密,容易发生渗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长期使用时内壁会出现锈蚀,由于深埋在地下难以处理,不利于推广和使用,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包括管体,左侧所述管体的突出部位与右侧管体的凹陷部位相契合,所述管体的外壁设有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包括防锈蚀层和防护壳;
所述管体的外壁固接有防护壳,所述管体的内壁喷涂有防锈蚀层。
优选的,左侧所述管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竖杆、套筒、把手、弹簧和斜板;
所述竖杆的底部与左侧管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外壁滑动卡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左侧固接有把手,所述套筒的右侧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斜板,所述竖杆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套筒的底部与左侧管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加工有磨纹。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顶部呈倒钩型。
优选的,左侧所述管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滑套、弯板、滑杆和薄板;
所述滑套的顶部左侧通过销轴与斜板的右侧转动相连,所述滑套的顶部右侧固接有弯板,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薄板,两个所述薄板的底部与左侧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右侧所述管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装置;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外壳和螺栓;
所述外壳的底部与右侧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上方通孔螺纹相连有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防锈蚀层、防护壳和管体之间的配合,在管体的内壁喷涂防锈蚀漆,解决了长期使用时内壁会出现锈蚀,由于深埋在地下难以处理的问题,有利于推广和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通过弯板、滑套和滑杆之间的配合,拉动把手,待弯板运动到外壳内部时,拧紧螺栓进行固定,整体固定严密且在两个管体的拼接处安装有橡胶垫,解决了两个管体进行拼接时不严密的问题,防止发生渗漏,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万金隆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万金隆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8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