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0981.1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翠红;姜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拟 眼光 成像 笔记本 外壳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具有工作平台,机架上机架,工作平台上设有备料工位,还设有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相邻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备料工位上设有第一真空平台和第二真空平台,备料工位上还设有转移装置,第一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和第二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第一检测区内设有第一拍摄组件和第二拍摄组件,第一拍摄组件包括第一照射光源及第一线扫相机,各组第二拍摄组件均包括第二照射光源和第二线扫相机;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组第三拍摄组件,各组第三拍摄组件均包括第三照射光源和第三线扫相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序高效的进行笔记本外壳的检测,实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了。而随着电脑性能的不断提升,笔记本电脑因其携带方便,处理性能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欢迎。笔记本电脑因其小型化的需求,因此其零部件的生产精度要求较高,只有尺寸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后期的装配。其中,电脑盖板作为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笔记本电脑外观的重要体现,而且其需要与显示屏、内板能形成连接,因此其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极高。由于电脑盖板整体薄而大,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精度会影响其尺寸外,在其转移和运输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划伤和碰伤,因此需要对电脑盖板进行尺寸检测和外观检测。在对电脑盖板进行外观和尺寸检测时,往往需要依靠人工和机器进行组合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劳动强度大,错检和漏检的几率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模拟人眼光学成像的笔记本外壳检测设备,能够有序高效的进行笔记本外壳的检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机架;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于放置笔记本外壳的备料工位,还设有用于检测笔记本外壳的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相邻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备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将笔记本外壳定位和转移的第一真空平台和第二真空平台,备料工位上还设有用于将从第一检测区检测完成后的笔记本外壳转移至第二真空平台的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真空平台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一检测区内,第二真空平台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滑动设置在第二检测区内,第一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和第二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第一真空平台和第二真空平台的滑动方向均与转移装置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检测区内设有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上表面的第一拍摄组件、以及多组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下表面的第二拍摄组件,所述第一拍摄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一照射光源及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线扫相机,第一照射光源和第一线扫相机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上表面进行光照和拍摄,各组第二拍摄组件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二照射光源和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线扫相机,第二照射光源和第二线扫相机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下表面进行光照和拍摄;
所述第二检测区内设有多组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的侧边的第三拍摄组件,各组第三拍摄组件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三照射光源和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三线扫相机,第三照射光源和第三线扫相机配合使用并对笔记本外壳的侧边进行光照和拍摄。
上述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均设有用于拍摄笔记本外壳的拐角的第四拍摄组件,所述第四拍摄组件包括调节支架、固定在调节支架的光源支架、固定在光源支架上的环形光源、及与环形光源同轴设置且固定在光源支架上的第一拍摄相机,所述调节支架上设有第一调节弧槽和转孔,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弧槽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和与转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固定设有定位轴,定位轴贯穿转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一调节弧槽内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过第一调节孔并穿过第一调节弧槽后通过与锁紧螺母的螺纹配合将调节支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0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丝瑕疵去除装置
- 下一篇:龙骨拼接式保温墙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