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2033.1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5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华;吴振华;魏振春;林海青;石俊雄;何少伟;林菁俤;陈国炘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安千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10 | 分类号: | C10B1/10;C10B53/02;C10B5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年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4 | 代理人: | 吴小波 |
地址: | 366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冷却 转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水槽,水槽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转炉,冷却转炉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支承管和右支承管,左支承管和右支承管的外侧壁设置有拖轮装置,拖轮装置通过螺栓与安装座相连接,左支承管的内腔设置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与左支承管之间设置有垫圈,垫圈与进料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动环,右支承管的右端连接有出料箱,冷却转炉的内腔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冷却转炉的顶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装置,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冷却转炉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传动装置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效率高的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制炭冷却转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房屋装修废弃的模板越来越多,特别在城市里这些废弃模板的堆积已经越发影响生活环境和城市容貌,普通焚烧处理产生大量的烟雾,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罪魁祸首,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对废弃的模板进行深加工成生物质炭,所以需要使用到专门的加工装置来进行加工,冷却加工好的炭需要使用到专门的冷却转炉,现有的冷却转炉冷却效果慢,工作效率差,在加工废弃模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以解决上述装置冷却效果慢,工作效率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转炉,所述冷却转炉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支承管和右支承管,所述左支承管和右支承管的外侧壁设置有拖轮装置,所述拖轮装置通过螺栓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左支承管的内腔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左支承管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与进料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动环,所述右支承管的右端连接有出料箱,所述冷却转炉的内腔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转炉的顶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冷却转炉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左支承管内腔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体的内腔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转轴的左端外侧壁设置有两组轴承座,所述转轴的左端连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左端连接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左端连接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内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转炉内腔侧壁的内循环水管,所述内循环水管沿着冷却转炉的内腔侧壁环绕设置,所述内循环水管的右端穿过右支承管通过旋转接头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内循环冷却装置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
优选的,所述外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转炉上方的外循环水管,所述外循环水管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喷头,所述外循环水管的左端顶部设置有外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冷却转炉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带阀盖的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进料装置,通过电机、变速箱以及齿轮箱配合螺旋输送叶片对物料进行输送,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和外循环冷却装置,能够同时在转炉的内外两侧对物料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的效率,保证冷却的效果;3.本实用新型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可靠性好,而冷却的可靠性,是衡量冷却系统优劣最重要的标准,不结垢,可以长寿;4.本实用新型水量消耗少,软水密闭循环冷流系统中,没有水蒸发损失,流失也极小,流失量是系统总容积的1‰补水量,故水量消耗是极少的;5.本实用新型管路腐蚀小,因为它是闭路,空气进不去,因此,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经济实用;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效率高的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安千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永安千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2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载打滑保护的齿轮传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卧式双轴混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