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流板的平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3401.4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模硕实业(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平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板的平衡结构,包括主射咀、分流板主体和中间介子,所述分流板主体纵向贯穿开设有通道、且对称设置有两条第一深孔槽和两条第二深孔槽,所述通道位于两条第一深孔槽上方,两条所述第一深孔槽位于两条第二深孔槽上方,所述主射咀嵌设在分流板主体上端中间部分,且主射咀与通道连通,所述中间介子嵌设在分流板主体下端中间部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模具中将注塑料平均分至多个注塑型腔内,且其制作方法简单,可降低其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流板的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热流道分流板主体是热流道系统的中心部件,它将主流道喷嘴传输来的塑料熔体经流道分送到各主射点喷嘴。分流板主体可以使模具的型腔均匀填充,塑料平衡流动,系统热量平衡。分流板主体系列有X型、H型、I型、Y型、K型、其它等。热流道分流板主体的加热方式有两种,一是内加热,即设置加热棒在流道中,从流道内部加热塑料。另一种是外加热,一般是在与流道平行的方向上开设加热孔,内插加热棒或安装加热圈,从流道外部对流道进行加热。这两种方式相比较而言,内加热方式热效率较高,但是容易造成热流道系统内局部过热,而且增大了熔体的流动阻力;外加热方式虽然不会产生局部过热且流道内流动阻力小,流道容易加工,加热装置易购买,维修方便,但加热效率低。
但现有技术中的分流板主体,制造工艺复杂,特别对于多层的分流板主体,制作困难,制作成本高,现需一种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的分流板主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板的平衡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流板的平衡结构,包括主射咀、分流板主体和中间介子,所述分流板主体纵向贯穿开设有通道、且对称设置有两条第一深孔槽和两条第二深孔槽,所述通道位于两条第一深孔槽上方,两条所述第一深孔槽位于两条第二深孔槽上方,所述主射咀嵌设在分流板主体上端中间部分,且主射咀与通道连通,所述中间介子嵌设在分流板主体下端中间部分。
优选的,所述通道两端连接有第一堵头,开设有第一流道,两条所述第一深孔槽开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堵头,开设有两条第二流道,两条所述第二深孔槽开口端连接有第三堵头,且两条第二深孔槽中间部分均安装有连接堵头,开设有四条第三流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两端分别与两条第二流道中间部分连接,两条所述第二流道两端分别与四条第三流道的中间部分连接,任一条所述第三流道的两端均向下延伸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主射咀外圆周端面安装有主射加热圈。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主体内还对称设置有两条发热管。
优选的,所述通道、两条第一深孔槽和两条第二深孔槽均与水平面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道两端与第一堵头连接,两条所述第一深孔槽开口端分别连接第二堵头,两条所述第二深孔槽开口端连接第三堵头,且两条第二深孔槽中间部分均安装有连接堵头,通过铣床可直接加工通道、第一深孔槽和第二深孔槽,再通过第一堵头、第二堵头、第三堵头和连接堵头分别开设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其制作方法简单实用,达到了降低制作成本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第一流道两端分别与两条第二流道中间部分连接,两条第二流道两端分别与四条第三流道的中间部分连接,任一条第三流道的两端均向下延伸开设有出料口,且通道、两条第一深孔槽和两条第二深孔槽均与水平面平行,注塑料在第一流道时可平均流入两条第二流道,再从第二流道均匀的流入四条第三流道,最后由第三流道均匀的流出出料口,可使每个出料口的平均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流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模硕实业(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模硕实业(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3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咀芯松动的热流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省胶上流道设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