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3727.7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侯洋;史国栋;王元;史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34/10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现实 技术 脊柱 外科 钻孔 装置 | ||
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包括竖筒,竖筒的底部连接有手持部,竖筒的左侧壁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左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横管,竖筒的右侧内壁靠近下端处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左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固定套装第一齿轮,竖筒的右侧内壁上部轴承连接有横向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右部外侧固定套装第二齿轮,第一螺杆的左部外侧配合连接有中部开设螺纹孔的第一内螺纹连接块,横管的顶部开设第二通孔。本装置通过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即可控制钻头旋转的同时向装置外侧推进从而进行钻孔,且医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活动块运动的长度从而了解钻头的钻孔深度,进而对患者进行精准的钻孔操作,避免钻孔过深或过浅,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脊柱外科手术钻孔时,大多为人力推动钻头深入从而钻孔,医生很难了解到已经钻了多深的孔,难以对钻孔深度进行精准的把握,且人力推动钻头深入不稳定性太高,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手术的失败威胁患者的安全,同时难以了解到准确的病灶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包括竖筒,竖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持部,竖筒的左侧壁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左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横管,竖筒的右侧内壁靠近下端处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左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固定套装第一齿轮,竖筒的右侧内壁上部轴承连接有横向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右部外侧固定套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第一螺杆的左端向左穿过第一通孔后伸入横管内,第一螺杆的左部外侧配合连接有中部开设螺纹孔的第一内螺纹连接块,第一内螺纹连接块位于横管的内侧,横管的顶部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前后侧壁均开设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均配合安装第二滑块,第一内螺纹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顶面高于横管的顶面,活动块与两个第二滑块均固定连接,第一螺杆的左部外侧套设横向的套管,套管的右端与第一内螺纹连接块的左端轴承连接,套管的左端固定连接钻头,套管的上下内侧壁对称开设横向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均配合安装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均与第一螺杆固定连接,手持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正转开关、电机反转开关,电机正转开关、电机反转开关均与电机相连。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所述的手持部的左侧面为凹面朝左的弧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所述的横管的顶部一侧刻有刻度线。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脊柱外科用钻孔装置,所述的横管的顶部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支撑座,支撑座位于第二通孔的外侧,左侧的支撑座的右侧壁轴承连接有横向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右端穿过右侧支撑座后固定连接有手拧块,第二螺杆与右侧支撑座之间为轴承连接,第二螺杆的外部配合连接有第二内螺纹连接块,横管的顶部开设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与第二螺杆位于横管顶面的同一侧,第三滑槽内配合安装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与第二内螺纹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二内螺纹连接块朝向第二通孔的一侧对应活动块固定安装接近开关,竖筒的顶部固定安装警示灯,警示灯与接近开关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未经上海长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3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屋顶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避让树间锄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