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雨水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5809.5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6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嘉成都玻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周建;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雨水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雨水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斗、悬吊横管和主排水立管,雨水斗有多个,在每个雨水斗底部均设有与悬吊横管连通的连接管,在相邻的两个雨水斗之间设有辅助排水立管,辅助排水立管上侧开口端与悬吊横管连通,在每个辅助排水立管上侧开口端均设有止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虹吸雨水排放装置,通过设置多个辅助排水立管,形成多个直立排水通道,在水量较少时也能快速形成虹吸现象,提高系统的排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装置,具体是一种虹吸雨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屋面排水是建筑排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雨水排放系统来说,排水管道的数量及管径尺寸决定了雨水是否能够顺利排放。虹吸排水装置是现在常用的屋面排水装置,是以雨水斗到排水管之间的有效位差为动力,使系统内部产生负压的屋面雨水排水装置。虹吸排水装置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和落水具有的势能,在管道中造成局部真空,使雨水斗及水平管内的水流获得附加的压力而形成虹吸现象。利用虹吸作用,极大地加快水在排水管内的流速,快速排放屋面雨水。虹吸排水装置在横管不设坡度的情况下形成满管流,以极快的速度排清屋面的积水。
现有的虹吸排水装置一般都按满管压力流原理设计,通过对虹吸排水装置的模拟动态平衡研究发现,系统设计和实际降雨量对虹吸排水装置的排水性能有很大影响,系统管道内水流流态在满管流和两相流之间变换,当管道内流体与空气的混合度到60%时才会发生稳定的虹吸现象,虹吸一旦形成,系统的排水能力大大增强。研究发现在降雨初期和降雨较小等的时候,由于进入虹吸排水装置管道中水量较少,虹吸排水装置管中的雨水为非满管流,系统实际处于重力流状态。虹吸排水装置的排水立管直接影响系统管道的排水能力,现有技术为了使虹吸排水装置快速发生虹吸现象,一般都会设置较小的排水立管管径,这种设置能增加排水管内的流体满载程度,但小管径也会导致虹吸排水装置的单位时间排水量下降,排水能力较差。但如果设置较大的排水立管管径,在降雨初期或降雨量较小时,系统进水量较少时排水管内空气会大大增加,无法快速形成虹吸现象,系统排水能力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虹吸排水装置采用小管径排水立管会导致虹吸排水装置的单位时间排水量下降,采用大管径排水立管在降雨初期或降雨量较小时难形成虹吸,系统排水能力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虹吸雨水排放装置,通过设置多个辅助排水立管,形成多个直立排水通道,并通过在辅助排水管道上设置止流阀,利用止流阀调整开合的辅助排水管道个数,即使在降雨初期或降雨量较小时,系统进水量较少时也能快速形成虹吸现象,提高系统的排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虹吸雨水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斗、悬吊横管和主排水立管,雨水斗有多个,在每个雨水斗底部均设有与悬吊横管连通的连接管,在相邻的两个雨水斗之间设有辅助排水立管,辅助排水立管上侧开口端与悬吊横管连通,在每个辅助排水立管上侧开口端均设有止流阀,止流阀包括转轴、第一扭簧、旋转盖板和限位块,转轴沿垂直水平面的方向转动设置在悬吊横管下侧内侧壁上,第一扭簧一端固定在转轴下段,第一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悬吊横管下侧内侧壁上,旋转盖板与辅助排水立管上侧开口端匹配,且旋转盖板端部固定在转轴侧壁上,限位块设置在悬吊横管下侧内侧壁上,在转轴侧壁上还设有第一转叶,使用时转轴转动,使第一转叶转动至与限位块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嘉成都玻纤有限公司,未经台嘉成都玻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5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装备视场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杯装饮品冲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