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7304.2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叶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清市诚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林志杰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石竹***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模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底座架,所述底座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升降机构转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和底座架滑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另一端通过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有顶杆,所述底座架固定连接有模座,所述模座设有活芯,所述顶杆和活芯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使得装置在进行塑胶模具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进行批量化的顶料、取料,有效提高活芯和模腔的脱模效率,同时通过对顶出机构设置旋转式顶杆,使得装置在进行活芯脱模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活芯底部进行旋转顶起工作,提高活芯的脱模质量,增加塑胶制品成品脱模的合格率,适合范围进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 、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塑胶模具是工业之母,现在新产品的发布都会涉及到塑胶。随着市场对塑胶的需求不断增加,塑胶模具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存在的不足也急需去完善。
现有技术中,塑胶模具在压模的过程中,活芯嵌入模腔内部,取出活芯的操作较为麻烦,在活芯较多的状况下,无法实现批量化取料、下料工作,降低塑胶模具的生产效率,同时取料过程中容易对活芯内部造成损坏,降低活芯的成品脱模率。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通过旋转式顶出批量化生产以提高活芯脱模质量的塑胶模具顶出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底座架,所述底座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升降机构转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和底座架滑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另一端通过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有顶杆,所述底座架固定连接有模座,所述模座设有活芯,所述顶杆和活芯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移动块和导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杆和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和顶板转动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和移动块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架设有滑槽,所述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杆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底座架设有齿槽,所述顶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和齿槽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件和转动件,所述传动件和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和顶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转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和蜗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和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和顶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座设有多组模腔,所述活芯和模腔配合设置,所述顶杆靠近活芯的一端设有防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对塑胶模具设置顶出机构,使得装置在进行塑胶模具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进行批量化的顶料、取料,有效提高活芯和模腔的脱模效率,降低塑胶制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通过对顶出机构设置旋转式顶杆,使得装置在进行活芯脱模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活芯底部进行旋转顶起工作,避免刚性顶出过程中活芯内部产生损坏,提高活芯的脱模质量,增加塑胶制品成品脱模的合格率,适合范围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清市诚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清市诚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7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表箱空气循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二次切断废料的修边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