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7530.0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3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兰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圣世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无线充电装置,涉及人工智能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充电装置存在的局限性大,充电范围小,通用性差,所需人工成本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支撑柱内嵌于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底座顶端与滑动柱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板。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自动化程度高,接触密切,充电效果好,稳定性高,适应于多种无线充电产品,充电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被各行业广泛适用,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依靠电源为能量进行工作,传统机器人在进行充电时需要人工进行插充,需要人工进行监视机器人电量,所需人工成本大,且传统充电装置局限性大,仅可为单一型号机器人充电,充电范围小,通用性差,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无线充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无线充电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充电装置存在的局限性大,充电范围小,通用性差,所需人工成本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支撑柱内嵌于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底座顶端与滑动柱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板,所述底座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侧壁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靠近底座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嵌于底座,所述底座远离电动伸缩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轮,所述底座远离转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以底座两条呈十字交叉分布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转动轮均内嵌于底座,且转动轮的水平线均一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呈倾斜状,且与底座互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柱与底座远离远离转动柱的一侧齐平,所述无线充电板内嵌于底座,且与底座的侧壁一致。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和滑动柱均呈U型,且弹簧位于支撑柱和滑动柱内侧中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呈合页状,所述转动柱贯穿转动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电机带动转动柱转动,使转动块带动支撑板转动,通过支撑板形成坡度,便于机器人移动,实现充电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程序。
2、通过设置弹簧对支撑柱和滑动柱进行支撑,使无线充电板与机器人密切接触,避免充电时受外界影响导致接触不良,稳定性高,优化充电效果。
3、通过设置底部和侧面无线充电板,通过电动伸缩柱对充电高度进行调节,适应于多种无线充电产品,扩大充电范围。
综上所述,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接触密切,充电效果好,稳定性高,适应于多种无线充电产品,充电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工作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圣世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圣世华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7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汽车爆胎的胎噪监测和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