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8398.5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0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代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东润阿科米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36 | 分类号: | B60P3/36;B60P3/32;B60J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旅居 挂车 电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居挂车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支架、内齿固定座与安装底座固定连接,调角器内齿面与内齿固定座焊接成一体,调角器外齿面与外齿固定套一端焊接成一体,翻转摆臂与外齿固定套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机通过螺栓分别与电机支架和内齿固定座连接,电机通过花纹连杆与调角器的调角器外齿面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方便人员和大件物品的进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居挂车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旅居挂车尾门为封闭状态,不可开合,影响整车的通透性和使用便利性,人员只能在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内活动,只能单一的从侧门进入,同时只能进出一个人且大一点的物品无法从门进入,出行如需携带自行车或摩托车,只能在尾部安装自行车或摩托车架,安装和拆卸都不方便且出行常会遇到颠簸路段,长时间使用会对车架稳定性造成影响,可能会造成固定螺栓松动或脱落,自行车或摩托车也有掉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机的电动能通过连杆等转化为上、下尾门翻转的机械能,通过增加调角器实现尾门停留在任意位置且定位。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方便人员和大件物品的进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上尾门或下尾门至少设置一个电动开合装置,每个电动开合装置包括安装底座、电机、调角器、外齿固定套、花纹连杆、翻转摆臂、内齿固定座、电机支架,调角器包括调角器内齿面、调角器外齿面,安装底座与尾门车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机支架、内齿固定座与安装底座固定连接,调角器内齿面与内齿固定座焊接成一体,调角器外齿面与外齿固定套一端焊接成一体,翻转摆臂与外齿固定套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机通过螺栓分别与电机支架和内齿固定座连接,电机通过花纹连杆与调角器的调角器外齿面连通。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角器内齿面与内齿固定座通过定位孔焊接成一体。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角器外齿面与外齿固定套一端通过定位销焊接成一体。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旅居挂车下尾门并联设置3个电动开合装置。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旅居挂车上尾门并联设置多个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装置。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旅居挂车尾门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下尾门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提高了整车通透性和使用便利性,形成的平台可供人员休闲娱乐,极大提高了用户满意度。二是方便人员和大件物品的进出。三是便于将摩托车、自行车等物品发在车内。
发明内容
图1为下尾门电动开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角器内齿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角器外齿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齿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车架1、安装底座2、电机3、调角器4、调角器内齿面41、调角器外齿面42、外齿固定套5、花纹连杆6、翻转摆臂7、内齿固定座8、电机支架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东润阿科米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东润阿科米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8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机内部高效传动结构
- 下一篇:电器及其悬浮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