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2489.6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8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施新革;高延征;宋月鹏;胡巍然;邢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4/20 | 分类号: | A61B34/20;A61B17/90;A61B34/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黎晓丹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标 手术 导航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包括标尺、固定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标尺上的标识刻度线或标识刻度槽,固定机构用于将标尺定位在患者背部;通过患者拍摄的X光片能够对应患者骨骼轮廓相对标尺的位置和患者身体相对标尺的位置。本申请能使医生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确定进钉点和进钉角度,并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脊柱外科手术中,失之毫厘,都有可能损伤血管、脊髓,造成严重后果,目前,脊柱外科手术在往椎弓根内置钉时,首先需要植入导针,植入导针过程需要经过C形臂在术中进行多体位透视,确认导针位置良好,然后再将一颗中空的加压螺钉套在导针上,拧入脊椎,从而保证空心螺钉的固定路径与前面打入的导针方向完全一致,徒手置钉,目前临床误置率高达8%~15%。
导针的植入过程为:(1)手术医生将导针插入皮肤抵在脊椎顶端,通过“术中透视+多次调整导针方向”初步确定良好的导针方向;(2)将导针钻入脊椎;(3)再次进行多体位的术中透视来检验导针位置是否合适;(4)如果发现位置偏离较大,则需再次重复上述操作来打入第二根或更多根导针。
上述导针植入过程中需要多次术中透视来确定进针点和进针方向,但医生在根据透视图像来比对并确定位于患者后背皮肤上的进钉点和进钉角度时,对应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有时存在一定误差,需要多次调整,造成导针植入耗时长,手术时间延长,对病人不利,并且在病人的后背上医生并没有准确的尺寸参照系统,完全凭经验,又给导针植入点和植入角度的确定造成一定困难,医生大致的估计有时会存在偏差,因此目前的进钉点和进钉角度的确定方式一是造成病人透视过多,二是植入效率低,一次成功率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实用新型一种导航系统,能使医生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确定进钉点和进钉角度,并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能使医生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确定进钉点和进钉角度,并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包括标尺、固定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标尺上的标识刻度线或标识刻度槽,固定机构用于将标尺定位在患者背部;通过患者拍摄的X光片能够对应患者骨骼轮廓相对标尺的位置和患者身体相对标尺的位置。
根据所述的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所述标尺包括纵向标尺,其包括纵向标尺本体,所述纵向标尺本体的正面和侧面均设置有纵向标识刻度线或纵向标识刻度槽,且纵向标尺本体的正面和侧面垂直;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用于将纵向标尺沿脊柱纵向延伸方向定位在患者背部。
根据所述的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所述纵向标尺内嵌设置在纵向支撑架内,所述纵向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上固定组件连接,且能相对所述上固定组件横向滑动和固定,所述纵向支撑架下部与所述下固定组件连接,且能相对所述下固定组件纵向滑动。
根据所述的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横向导向槽,所述纵向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在横向导向槽内相应位置,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供所述纵向支撑架穿过的通槽或所述纵向支撑架被压紧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套接有连接套。
根据所述的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钉连接在脊柱上,所述连接套通过固定钉连接在相应侧的髋骨上;所述连接板和连接套均连接有万向连接头,所述万向连接头上设有固定钉通孔,所述固定钉穿过所述固定钉通孔与万向连接头连接。
根据所述的一种全坐标手术导航系统,所述纵向支撑架通过上下压板或夹子被压紧在所述连接架的某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2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扶手后装式防护装置
- 下一篇:复合装配式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