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片铁芯拾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2922.6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6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新江;夏丽清;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兰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 拾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单片铁芯拾取装置,包括拾取移动轨道,其特征是在拾取移动轨道向下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伸缩端连接有悬挂板,悬挂板上通过悬挂套管以及能在悬挂套管内上下移动的悬挂柱连接有拾取板,悬挂柱上套设有缓冲压簧,缓冲压簧的下端与拾取板的上底面接触,缓冲压簧的上端与悬挂套管位置配合;所述的拾取板上均布有四个腰圆孔,在腰圆孔内固定有下拾取板下部伸出的吸气管,吸气管的底部为吸盘,在拾取板的下底面还设有向下伸出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的下端的高度略高于吸盘的下底面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铁芯的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铁芯上料机构中使用的单片铁芯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生产时,首先生产得到是的铁芯片,然后将多块铁芯片叠放后压紧绕线形成电机定子铁芯。这其中铁芯的厚度是影响到电机性能的关键,而由于铁芯由多片铁芯片叠加而成,如何自动化的将固定数量的铁芯片转移到生产线上,并减少由于材料及加工导致的偏心问题一直时本行业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而现有技术的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人工将大致数量的铁芯转移到限定高度的模具中以确定数量,再人工转移到生产线上完成上述步骤。这种方式不但对工人的体力要求较高,且费时费力,而转移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大量的废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迅速的拾取单片铁芯,并保护铁芯的单片铁芯拾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单片铁芯拾取装置,包括拾取移动轨道,其特征是在拾取移动轨道向下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伸缩端连接有悬挂板,悬挂板上通过悬挂套管以及能在悬挂套管内上下移动的悬挂柱连接有拾取板,悬挂柱上套设有缓冲压簧,缓冲压簧的下端与拾取板的上底面接触,缓冲压簧的上端与悬挂套管位置配合;所述的拾取板上均布有四个腰圆孔,在腰圆孔内固定有下拾取板下部伸出的吸气管,吸气管的底部为吸盘,在拾取板的下底面还设有向下伸出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的下端的高度略高于吸盘的下底面高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悬挂柱的上端可从悬挂套管的上端伸出,在悬挂板上对应悬挂柱的上端位置设有制动弹片,制动弹片的中部铰接在支撑点上,制动弹片的另一端连接制动压簧,在制动压簧的对应位置内设有紧急制动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单片铁芯拾取装置,通过缓冲压簧的作用,使得吸盘和铁芯片之间的接触为非刚性接触,从而降低铁芯片和吸盘收到破坏的可能性。同时,设置的限位装置可以保证下压过程中不会下压过渡,使得吸盘变形丧失吸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 是实施例1上料转盘的俯视图。
图2 是实施例1上料转盘的主视图。
图3 是实施例1图2 A处放大图。
图4 是实施例1铁芯垛上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5 是实施例1铁芯垛上料机构的侧视图。
图6 是实施例1铁芯垛上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7 是实施例1传送轨道的主视图。
图8 是实施例1传送轨道的俯视图。
图9 是实施例1单片铁芯拾取装置的主视图。
图10 是实施例1悬挂板的俯视图。
图11 是实施例1拾取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本实施例描述单片铁芯拾取装置,应用与铁芯上料机构中,所述的铁芯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转盘、铁芯垛上料机构、传送轨道和铁芯厚度调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兰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格兰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2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