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混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3543.9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星;胡忠斌;管其兵;段一军;曲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陆旦华 |
地址: | 21417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处理 系统 混合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混合结构,包括外筒体,外筒体的顶部设置底座和喷嘴,所述外筒体的进气端设置进气隔板,外筒体的出气端设置出气隔板;所述进气隔板和出气隔板之间连接U形板,U形板位于喷嘴下方,U形板与外筒体形成U型腔室;所述进气隔板上设有涡流管,所述出气隔板上设有丝网组件,所述涡流管和丝网组件分别联通所述U型腔室;所述外筒体内设置扰流板,扰流板位于出气隔板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尿素均匀混合,背压小,避免尿素结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混合结构,属于柴油车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要求有了更加严格的标准。新出的欧六排放标准对于尾气中NOX排放有个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NOX的排放,目前主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尿素分解产生的NH3, 与NOX 反应产生N2 ,从而降低NOX的排放。为了更好的促进尿素分解的NH3与NOX混合均匀,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如何能够设计简单实用满足要求的混合结构,就成了各后处理供应商的重要技术攻关模块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混合结构,能够确保尿素均匀混合,背压小,避免尿素结晶。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混合结构,包括外筒体,外筒体的顶部设置底座和喷嘴,所述外筒体的进气端设置进气隔板,外筒体的出气端设置出气隔板;所述进气隔板和出气隔板之间连接U形板,U形板位于喷嘴下方,U形板与外筒体形成U型腔室;所述进气隔板上设有涡流管,所述出气隔板上设有丝网组件,所述涡流管和丝网组件分别联通所述U型腔室;所述外筒体内设置扰流板,扰流板位于出气隔板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涡流管上均布与其端面呈45°螺旋排列的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丝网组件包括丝网外管和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板上周向均布扰流片及对应的扰流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实现尿素混合同时避免尿素结晶。
2.结构紧凑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气流流向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筒体、2-涡流管、3-进气隔板、4-U形板、5-底座、6-喷嘴、7-出气隔板、8-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混合结构,包括外筒体1,外筒体1的顶部设置底座5和喷嘴6,所述外筒体1的进气端设置进气隔板3,外筒体1的出气端设置出气隔板7;所述进气隔板3和出气隔板7之间连接U形板4,U形板4位于喷嘴6下方,U形板4与外筒体1形成U型腔室;所述进气隔板3上设有涡流管4,所述出气隔板7上设有丝网组件8,所述涡流管2和丝网组件8分别联通所述U型腔室;所述外筒体1内设置扰流板9,扰流板9位于出气隔板7外侧。
所述涡流管2上均布与其端面呈45°螺旋排列的叶片。
所述丝网组件8包括丝网外管和丝网。
所述扰流板9上周向均布扰流片及对应的扰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3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性淀粉专用微波反应设备
- 下一篇:夹持装置、磨头保持装置和研磨加工组件